[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九)发菩提心的利益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81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九)发菩提心的利益

  当我们深切了知三界六趣一切众生对我们的恩德,从而生起报恩之心后,我们从事每一件善事之前,心中都应恳切发愿:愿天下所有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成办解脱。

  往昔我和一些弟子聊天的时候,有弟子有这样的疑问:“我的家人身体不好,我在行持善法的时候,是独自想到他的利益大,还是发菩提心的利益大?”答案当然是后者。我们知道,为一个众生做一件善事只有一个功德,为十个众生做一件善事有十个功德,而为了天下所有一切众生做一件善事,则功德无量。以无量之功德对治他的病痛,当然利益更广大一些。当然我们在发愿的时候,对境可以是以这位众生为首的三界六趣一切众生,但不能仅仅为了这位众生,这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如今也有很多人烧香拜佛,目的是为自己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或者亲朋好友健康顺利。现在寺庙中香的种类也品目繁多,价格各异。很多不懂的人可能认为,多烧贵一些、粗一些的香,佛菩萨就会多照顾我一些。细致观待,难道佛菩萨需要靠我们烧的香来维持生计?难道佛菩萨的刹土臭气熏天,需要这些香来美化环境?完全不是。佛菩萨是清净、平等、圆满的境界,根本不需要我们烧香。我们烧香的目的是依靠这个缘,增上自己的福报。当我们仅仅为了自己而烧香的时候,即便这根香有多粗,得到的结果也只是一个。但若发心为天下所有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烧香,即便烧的香很细,也功德无量。以无量的功德增上福报,与一个功德增上福报,差别当然天悬地隔。所以发心必须广大。

  我们在讲解三殊胜法的时候说过,令善根转变为无量为加行发心殊胜,也就是说,发心越广大,善法的功德越大。现前很多生活在大都市的居士,平常由于工作太忙的缘故,修行的时间很有限。那我们怎么把有限时间中所修的法转变成无量之功德呢?方便当然是发菩提心。由于我们所缘对境是天下所有一切众生,发心非常广大的缘故,因此所从事的一切善法,功德也都将变成无量。

  此外,若能时时忆念父母恩德,念念惟愿天下所有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证悟佛果,内心就会生起修行的力量。在修行过程中,即便遇到多么大的坎坷,也永远不会后退。因为心中有坚定的信念:“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在六年苦行过程中,一年只尝一粒米和一滴水,仍然精进修法不辍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深深知道三界六趣一切众生对自己的恩育,所以誓愿找到离苦得乐的方法,以利众生。因此即便受多大的苦,对他而言,已经不再是苦。这种转变心态的方式,也称之为转为道用。

  所以,菩提心不仅是我们迅速对治贪嗔痴烦恼、增上福报的殊胜方便,更是我们修行力量的源泉。作为追求即生解脱的修行者,必须重视菩提心的修行。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八)精进修行佛法乃大孝行径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三课(二十)如何平衡自利与他利
 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三)修法不能轻视方便
 圣者言教 第九课(六)修行不能走极端
 圣者言教 第七课(七)何谓隐蔽秘密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七)八无暇之内无暇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于法作妙药想
 圣者言教 第五课(二十)时时具足菩提心的修行才是正法
 圣者言教 第十课(九)万法摄一的必要性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六)颠倒而持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六)不善业之不与取
 圣者言教 第三课(二十)如何平衡自利与他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菩萨行论 第五十三讲(第9品)[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中台禅寺八十六年度暑期大专青年第二梯次精进禅七 86.8.21─86.8.28[栏目:惟觉法语]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三(之七)[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张世谦戒眼见奇迹[栏目:舍利瑞应篇]
 净土宗四大念佛原理[栏目:净土宗文集]
 妇人之仁是真正慈悲的表露[栏目:每天读点南怀瑾]
 相应25-44经(略去)[栏目:相应部 50.力相应]
 法定寺中的弥勒圣像[栏目:圣像灵异篇]
 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第1-3卷)[栏目:憨山大师]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九 一、明唯识实性[栏目:韩镜清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