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六)中士道发心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15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六)中士道发心

  【2、欲求解脱声缘寂灭乐果:欲独自一人脱离三界轮回,希慕证得声闻阿罗汉,在证果时,欲于少分众生前示现身神变。凡为获证缘觉罗汉果位之闻法、传法等行为,即为中士道。】

  中士道发心是希求独自一人从三恶趣乃至三善道之中超越,在证得声闻阿罗汉果时,在少量众生前示现神变来度化他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寂静涅槃之果位。若以这种发心摄持,无论闻思什么教理、修学什么法,最终只能得到寂静涅槃的果位,不能获得究竟圆满解脱之佛果。

  中士道所获寂静涅槃果位虽然已从六道轮回中超越,但是不具足佛陀的一切功德,不能对三界六趣一切众生行持广大的利生事业。这是中士道的不足之处。故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斥之为“焦芽败种”。

  我们平常在修行过程中要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是否具有如是发心。因为当我们对法有所了解,并对轮回过患和解脱利益有所体会之后,有时由于个人心力不够强大的缘故,发心并不广大,无意中还是会产生希求独自解脱的心态。虽然起现这种心态很正常,但在了知中士道发心的不足之后,必须第一时间将其转变为上士道之发心。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五)追求人天乐果的过失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六)中士道发心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十三)五根识与出世间禅定
 圣者言教 第一课(九)大圆满方便教授乃针对次第根机者之修行方便..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八)修学密法不可忽视修行方便
 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二)万法摄为调心之上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五)端正心态而调伏内心烦恼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七)实修者方能清楚辨析显密见解之差异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七)修行上师瑜伽时常见的两种过失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八)修行中执著显现是最大的违缘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七)闻法应无疲厌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十五)世出世间理解“善”之异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请君常念弥陀号[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二四、妙音菩萨品──四十种身,说法利生[栏目:绝妙说法·法华经讲要]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八节 道教之成立[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小动物的骨灰可以放在家里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九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八集]
 明心颂通解[栏目:照光法师]
 佛教与医学[栏目:佛教与医学]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七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集]
 唯识甄微[栏目:巨赞法师]
 学佛寻根求源得歇心[栏目:慈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