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六)中士道发心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75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六)中士道发心

  【2、欲求解脱声缘寂灭乐果:欲独自一人脱离三界轮回,希慕证得声闻阿罗汉,在证果时,欲于少分众生前示现身神变。凡为获证缘觉罗汉果位之闻法、传法等行为,即为中士道。】

  中士道发心是希求独自一人从三恶趣乃至三善道之中超越,在证得声闻阿罗汉果时,在少量众生前示现神变来度化他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寂静涅槃之果位。若以这种发心摄持,无论闻思什么教理、修学什么法,最终只能得到寂静涅槃的果位,不能获得究竟圆满解脱之佛果。

  中士道所获寂静涅槃果位虽然已从六道轮回中超越,但是不具足佛陀的一切功德,不能对三界六趣一切众生行持广大的利生事业。这是中士道的不足之处。故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斥之为“焦芽败种”。

  我们平常在修行过程中要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是否具有如是发心。因为当我们对法有所了解,并对轮回过患和解脱利益有所体会之后,有时由于个人心力不够强大的缘故,发心并不广大,无意中还是会产生希求独自解脱的心态。虽然起现这种心态很正常,但在了知中士道发心的不足之后,必须第一时间将其转变为上士道之发心。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五)追求人天乐果的过失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六)中士道发心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三)不要以文字掩盖见解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十三)八炎热地狱之寿量
 圣者言教 第一课(六)次第根机者不可轻视方便教授
 圣者言教 第五课(五)菩提心乃遣除魔障之铠甲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四)宣讲闻慧的重要性并非排斥思慧与修慧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二)依止不清净导师的过患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二)契合方便是转变无记发心的殊胜方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八)五他圆满之导师圆满、正法圆满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四圣谛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三)以修行正法回报母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分福气 三分享受(弘一)[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家里要迁祖坟,有什么特别的仪轨或者仪式吗?怎么样做对故去的亲人更好些?[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出三藏记集 8 道行经序[栏目:出三藏记集·白话文]
 十九问——济群法师答《新民周刊》记者河西[栏目:济群法师]
 访问南方佛教国的临别赠言[栏目:太虚法师]
 (新)素食主义[栏目:生命手册系列]
 98 学佛有感发誓愿[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四)涅槃妙心 前言[栏目:善祥法师]
 修行应依教奉行而不能自搞一套[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The Vipassana Retreat: 2. Orientation to the Pract..[栏目:The Vipassana Retreat]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