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六)中士道发心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92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六)中士道发心

  【2、欲求解脱声缘寂灭乐果:欲独自一人脱离三界轮回,希慕证得声闻阿罗汉,在证果时,欲于少分众生前示现身神变。凡为获证缘觉罗汉果位之闻法、传法等行为,即为中士道。】

  中士道发心是希求独自一人从三恶趣乃至三善道之中超越,在证得声闻阿罗汉果时,在少量众生前示现神变来度化他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寂静涅槃之果位。若以这种发心摄持,无论闻思什么教理、修学什么法,最终只能得到寂静涅槃的果位,不能获得究竟圆满解脱之佛果。

  中士道所获寂静涅槃果位虽然已从六道轮回中超越,但是不具足佛陀的一切功德,不能对三界六趣一切众生行持广大的利生事业。这是中士道的不足之处。故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斥之为“焦芽败种”。

  我们平常在修行过程中要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是否具有如是发心。因为当我们对法有所了解,并对轮回过患和解脱利益有所体会之后,有时由于个人心力不够强大的缘故,发心并不广大,无意中还是会产生希求独自解脱的心态。虽然起现这种心态很正常,但在了知中士道发心的不足之后,必须第一时间将其转变为上士道之发心。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五)追求人天乐果的过失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六)中士道发心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一)如何净观
 圣者言教 第八课(二十)为何净观眷属为男女菩萨
 圣者言教 第六课(八)调心方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四)闻思修不可偏堕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八)菩提心是修法的根本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五)共同前行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三)观修不能只走一个过程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四)关于祖师法会的开示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二)方便与智慧不可偏颇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四)修行中的注意事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关于「加持动作」的问题[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第八 阿那律相应[栏目:大篇]
 大悲殿的燕子[栏目:境明·千里皆明]
 六祖坛经讲记 第37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达观法师]
 谦以行善,金榜提名[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04-102《戒淫断欲法语辑》[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三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杂阿含经卷第一(六)[栏目:杂阿含经]
 随着时代的进步戒律也不适宜了,会消除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请问人是否有三魂七魄?[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