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香比喻念佛功德
 
{返回 烧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259

香比喻念佛功德


念佛是指忆念佛陀的悲心、智慧及相好等种种巍巍功德,而生欣喜而向往之,祈愿成就与之同等圆满的生命境界。

念佛可以让我们忆起佛陀,让生命不断朝向成佛的道路,终究圆满成就佛陀不可思议功德。因此念佛能庄严行者。

有《首楞严三昧经》中,以“香光庄严”来比喻念佛三昧的作用。就好像香气会染在人身上,所以称为香光庄严。

《首楞严三昧经》卷五种中说:“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这是以母子相忆及香气染于人身来比喻念佛相应,如念佛者薰染佛陀的功德,盈满身心。

在《观佛三昧海经》中,佛陀也以栴檀香木和具恶臭的伊兰木来说明念佛三昧:

当时佛陀教导父亲净饭王念佛三昧,净饭王问佛:“念佛功德的相状为何呢?”

佛陀告诉父王:“就如同有着恶臭的气味的伊兰林方圆四十由旬,其中有一棵牛头旃檀,虽然已有根芽,但是犹未出土。此林中只有伊兰林,唯臭无香,如果有噉食其花果者,无不发狂而死。

一直要到栴檀根牙渐渐生长,纔欲长成大树,香气转为昌盛时,才能改变此林,使林中普皆香美,众生见到者无不生起稀有赞叹心。”

佛陀以此来说明,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也是如此,如果能系念不止,必定生于佛前,一旦得往生,就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就大慈悲,就如同栴檀香改变伊兰林一般。恶臭的伊兰林就如同众生身内贪、瞋、痴三毒,及身、语、意三障无边重罪,而美好的栴檀则比喻众生念佛之心。纔欲长成大树,则是比喻一切众生能念佛不断,道业成办。


{返回 烧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香与净土
下一篇:香比喻清净戒德
 烧香的含义是什么?烧香求财可以得到吗?礼拜佛菩萨,上几支香为宜?..
 香的修持法门
 文明敬香迎新年(明学法师)
 烧香应烧一炷香,或是三炷香才好?(传喜法师)
 香与供养
 密教中的香
 香比喻清净戒德
 普贤菩萨鼻根忏悔法门
 以鼻根入道的孙陀罗难陀
 文明敬香是三宝弟子的责任(学诚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起信论示胜异方便释[栏目:蕅益大师]
 如何过生日(一)[栏目:仁焕法师]
 略探般若三论学中“北方四论学派”的师承与发展(源正法师)[栏目:三论宗文集]
 金钱的拖累[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五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八集]
 39.问曰:若行檀波罗蜜,得无量果报,能满一切众生所愿;何以故言欲满众生愿,当学般若波罗蜜?[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佛法大系[栏目:太虚法师]
 进退[栏目:万行法语]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一)~A 一、长寿王品无刺经[栏目:界定法师]
 淡泊名利,清净自活[栏目:卢志丹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