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喜乐的曼达拉 堪布(五)
 
{返回 喜乐的曼达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39

《喜乐的曼达拉》(新版)堪布(五)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希阿荣博堪布仁波切初到汉地弘法时的状态,那就是“奋不顾身”。按照他最初的设想,他这一生会在雪山深处的某个山洞里度过;而后来,既然答应法王如意宝走进这喧嚣的人海去度化众生,不遗余力地弘法利生就成为他唯一的生活目标。任何的懈怠,在他看来,都无异于浪费生命,既辜负法王的一片期望,也辜负自己的一片心。

  所以,他毫不吝惜精力,四处讲经、传法、摄受弟子、教导调化,无论藏地汉地,只要有人邀请,只要对方有信心甚至只要对方有兴趣,他都会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进去,帮助人们走近佛法。每次见到弟子,他都是一把拉过来,大手“啪啪”地在他们脑袋上加持。这种猛烈的加持能帮助弟子更快地消除业障。

  希阿荣博堪布没有半点私心,念念都是希望人们真正能得到佛法的利益,真正能解脱。人心是相通的,跟他接触过的人都感受得到他的殷切和慈悲。

  希阿荣博堪布身上有一种力量,让周围的人把自己最善良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在他身边,仿佛人人都回到纯真的童年,没有猜忌、烦恼。在弟子眼里,幽默风趣、性格开朗的希阿荣博堪布,是智慧与慈悲的完美结合。像铁粉吸着在磁铁上一样,见到堪布的人都爱围在他的身边,不愿离开。

  堪布的弟子越来越多,然而不论其地位高下、财富多少、文化教育背景如何,他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他面前从来没有所谓的大居士、大弟子。有一次在扎西持林,当地一位活佛带着一位“大居士”来拜见希阿荣博堪布。这位居士是活佛比较重要的施主,活佛对她非常客气,甚至对她无意中流露出来的傲慢态度也视而不见,一再迁就。交谈中希阿荣博堪布得知活佛担心居士路上坐长途车太辛苦,准备用自己的车亲自送她回成都。为了不让居士难堪,希阿荣博堪布用藏语对活佛说:“这样做不太公平吧,对待其他弟子你不是这样。上师接受弟子的供养,弟子应该为此高兴,应该感激上师给了她积累福报的机会;而不是反过来,上师感谢弟子的施舍。”然后,堪布又用汉语开导这位居士说:“佛陀三十二种相好之一是头顶的肉髻,这是在因地时接送上师积累福报的显现。如果你接送上师的话,将来成佛时也会有这种相好。可是现在你却让自己的上师亲自开车接送,这样做完全颠倒了,除非上师本来有事外出,开许你顺便搭车,否则很不如法。”  

  有人说修学密宗需要上根利器,而在希阿荣博堪布眼里,弟子们没有贤愚之分。他说:“学习佛法的人不要执着所谓的根器,只要对上师三宝具足信心,就一定会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有一位弟子问堪布:“师父,您看我的耳朵这么小,是不是福报很差,不太适合学大法?”堪布笑着说:“不会的,弟子!猪的耳朵倒是很大,难道更适合学法吗?”

  如果说希阿荣博堪布在弟子当中,偶尔会表现出些许偏爱的话,那么他偏爱的就是性格稳重、心地纯良的弟子。对于他们,希阿荣博堪布不会当众大加褒奖,而是不着痕迹地给予特别的加持。贤善人格是修行的基础。曾有人问堪布:“如果有两个弟子,一个博闻强记,饱读经书,但性格轻浮,人品低下;另一个正直稳重、心地纯良,却对佛法一窍不通,这样两个弟子,哪一个会是更好的修行人?” 希阿荣博堪布不假思索地回答:“人格好的那个。暂时不懂佛法不要紧,只要有好的人格,一旦学佛,进步就会很快。”

  龙树菩萨曾说:一般人性情多变,见异思迁。现在想的事,一会儿就变了,如同在水面上写字、画画,马上就会消失,一点不可靠。有一类人性格比较稳重,如在土上画的花纹,虽然比水上的花纹稳定得多,仍经不住风雨考验。最好是性格稳重如岩石上刻的图画,经过百年千年风吹雨淋,仍是笔划清晰,毫不含糊。自己属于哪一类人,仔细观察就知道,不必去问空行母、瑜伽士。学佛是一辈子的事,无法一蹴而就,内心不稳定,朝秦暮楚,最后只能一无所成,枉自烦恼。

  从前阿底峡尊者手疼时,把手放到弟子仲敦巴的怀里说:“请您给我加持一下这只手,因为您有一颗善良的心。”善良的人时刻关心着他人的感受,不论做什么,首先想到的都是不要伤害别人的感情。希阿荣博堪布自己每天都发愿,也要求弟子们发愿:在任何时候都不扰乱、伤害众生的心。哪怕自己再怎样受苦、受委屈、受伤害,都永不放弃内心的善良。

  俗话说三宝门中好修福。为了让弟子高兴, 更为了给弟子积累福报,不管什么样的供养, 只要不是太贵重,希阿荣博堪布都会珍重欢喜地接受。大部分物品,他都稍微使用一下,随即便布施给他人。至于收到的钱财,他从不贪恋积累,几乎全部用在了三宝事业上。他常说:“我个人除了吃的、穿的以外,不需要什么钱。”

  熟悉希阿荣博堪布的弟子都知道,他对吃穿根本没有什么要求,也从不在意。弟子供养衣服,绸缎也好,麻布也好,他拿来便笑呵呵地穿到身上,左右顾盼,高兴得像个孩子。第二天他也许一时找不到新衣,就随手又拿出一件二十年前打满补丁的袍子穿上,依然是笑呵呵的。对生活中某些细节心不在焉的老脾气还是没变。现在倒不会找不到鞋穿,只是两只脚上穿的袜子经常不配对。

  生活富足也好,贫困也好,希阿荣博堪布对物质受用的态度都是同样的不执着。1986年随法王如意宝去五台山朝圣前,希阿荣博堪布与同学秋嘎喇嘛一起到他的家乡阿木村为民众讲法。阿木村坐落在山坳里,完全与外界隔绝,没有公路,进出只能步行或骑马穿越崇山峻岭。为了表示感谢,村民们向两位喇嘛供养了两袋酥油和奶渣,驮在马背上,请他们带回。途中经过一座陡峭的山峰,马抬前蹄时,背上的食物滑落进旁边的山谷里。两大袋酥油和奶渣,价值不菲,带回学院能吃很长时间。尽管谷底深不可见,秋嘎喇嘛还是打算下去把食物找回来。希阿荣博堪布却说继续赶路吧,有了这两袋食物,我们也不会变得富有;没有呢,只不过跟来时一样,路上反而轻松。秋嘎喇嘛不依,坚持下到谷底去寻找。堪布则优哉游哉地在山顶静坐等候。几个小时后,食物找回,两人才重新上路。

  希阿荣博堪布弘法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每到一处必受到盛情款待,但对他来说,最美味的食物仍然是来自高原的糌粑。一碗糌粑粉兑上奶茶或水,捏一捏,就是一顿美餐。生活本来如此简单!希阿荣博堪布曾对侍者说过:“我死了以后,你们看看如果我还有什么财物,就都拿去放生。”

  希阿荣博堪布的宽容、直率、无私,让人们愿意亲近他。无数人通过他接触到佛法的光明,走上通向觉悟的精神修行之路。


{返回 喜乐的曼达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喜乐的曼达拉 前行(一)
下一篇:喜乐的曼达拉 堪布(四)
 喜乐的曼达拉 弘法(二)
 喜乐的曼达拉 回忆上师
 喜乐的曼达拉 喇荣(一)
 喜乐的曼达拉 弘法(八)
 喜乐的曼达拉 堪布(二)
 喜乐的曼达拉 弘法(三)
 喜乐的曼达拉 前行(四)
 喜乐的曼达拉 家乡(四)
 喜乐的曼达拉 弘法(一)
 喜乐的曼达拉 家乡(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实修[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法雨清凉第003期[栏目:法师法语格言]
 面对社会,改变相续[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保护动物,抵制皮草[栏目:拒绝皮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