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习佛四篇
 
{返回 菩提洲·佛子心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66
习佛四篇

  感谢上师、感谢师兄、感谢各位大德们!

  敲打着键盘,希阿荣博上师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一直都很相信缘起的力量。感谢师兄,感激和希阿荣博上师的这份殊胜缘起。

  如果可以,我想用钢笔画下希阿荣博上师。闪烁着睿智光芒的眼睛、慈祥不失幽默的微笑。哦!我所尊敬的上师!

  习佛之旅因为您的到来而更加光明,弟子的心胸也因为您的指引而更加亮堂。

  值此吉日,益西措献文四篇,祝福您!祝福各位师兄!也恳请希阿荣博上师和各位师兄指正。

  缘起

  与佛的缘起始于《金刚经》。读至第三天即生皈依心。第七天皈依。一切都很自然。相信直觉和缘起,所以对自己的决定丝毫不惊讶,因为知道如果擦身而过,一定会后悔。于是就这样做了一名在家弟子。

  今天是第二十天。心情是平静中的欣喜。我知道自己在改变。虽然有时反复无常,甚至重蹈覆辙,但是至少觅到了心灵的停靠点。在喧闹中,可以塑造心灵的微笑。跳出贪欲,保持一颗清净的心。

  我想这是我皈依的初衷,也是皈依给我带来的初惠。一位居士在为《金刚经》释义时,说“若见于佛,即见自身,见身清净,见佛清净,见一切法皆悉清净,是中见清净智,亦复清净,是名见佛。”

  万物皆幻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在习佛的道路上,我才刚刚起步。以后的路还很长。我珍惜这份缘起,也相信它会延绵不绝。

  禅修

  禅修了一段时间,始终不能得法。偶尔在心静至极时,约莫进入状态,之后如沐浴春风般清新舒畅。多数时候,纠于形,执着于观想之果。偶尔杂念横生,头痛欲裂。

  近来略有好转。应归功于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之书》中所提到的禅修要领。索甲仁波切上师说,禅修时要观心性,禅修后要体验生活。

  我之执着观想,舍弃自省,岂不正与禅修之初衷相违?更与“无我”的大宗背道而驰。无疑观想无果。心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大脑。心若锈钝,大脑必混乱僵硬。心若明朗,大脑方可如沐春风。修心之道在乎放弃个人杂念和嗔痴。一心一意地去观心,本来就无所不在的上师自然会闻其所唤,伴其左右。

  我之于禅修,止于一时,而非一世,自然扭曲禅修之道。禅修后,一切照旧。即便心境上略有改善,但时常重蹈覆辙。禅修时与禅修外判若两人,这样的出世入世让人无法容忍。何况,如果无法用实践体悟心明、无我、无常、五蕴皆空等大宗,大脑依旧混沌,生命依旧荒芜,甚至影响下一次的禅修。如此断断续续,久之心必更乱,人亦更愚昧,清静透彻的琉璃世界只会愈加遥不可及。

  所以,禅修要观心性,修无我无住;而在生命中体验禅修,其意义必将升华。心回归纯净,生命回归圣地。

  感恩的心

  这个标题在脑海里断断续续了很久,却迟迟不肯动笔。大概是担心拙劣的文字会打破原先之圆满。然而憋将在心里始终难受,又似乎只有说出来才能让那份圆满进而升华。

  人的生命中会有不同的人交替出现--父母、亲人、爱人、朋友、知己、老师,但不是所有人能同时拥有这若干份温存。我却可以。所以,我想我是幸运的。

  如果将人生比作列车,每一段旅程都不乏艰辛和波折,而我曾抵达的每一道驿站都不缺温情和关怀,很多伴随至今。我也曾自私地接受而丝毫不念感恩。然而此刻,至少在这段行程中,我想我明白了。这大概是若干世修得的殊胜。我想我应该学会感恩。也许只有这样,这份殊胜才能得以延续并扩展,造福身边所有的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人会变得豁达,懂得放下。不再会因为珍惜而害怕失去。任何一段情最终会因生命的终结而消逝。不止一次假想这种心如刀绞的感觉,发现如果过于执着,一旦断裂会很痛苦。感恩的心教会我珍惜短暂的永恒。感谢他们的出现,预见他们的消逝,珍惜永恒的瞬间,相信未来的重逢。

  无数次在梦里,站在悬崖边,惊叹天地之断裂而难以适从,总会有一只手,轻轻地将我拉回地面。那大约就是我感恩的对象。

  体验生与死

  儿时,对死亡的困惑从未停止地困扰着我。多半是害怕遗忘今世、恐惧死后身无所归。长大了,反倒因为嘈杂和琐碎对死亡迟钝起来。对自己说:不去想没有答案的事情。就这样一天天活着,与生相安无事,与死则避之不及。

  直至去年五月,有了第一次与死亡的邂逅。记得有双手,始终温暖地覆盖着我;有道光,强烈地将我拉了回来。而那生死之间的一瞬究竟发生了什么?无论怎么搜索记忆,也只是一片空白无从得知。躺在病床上想:原来死亡无处不在。一瞬间肉体消失了;又一瞬间回来了;是定数而绝非人意。

  于是更加珍惜生命和身边的人。然而死亡的困惑再次回到身边。不再恐惧,却依旧不解。对生活重燃的热情和对身边家人朋友的爱令我对生无比留恋。这样的情绪,尽管多数时候是积极的,却加重了我害怕失去、渴望永恒的执著心。

  心思变得更加敏感而脆弱,直至两个月前与佛结缘。《金刚经》教会我无住无常、五蕴皆空。金刚,意即空也。告诉自己要懂得放下,是业令我成人、与人相识相知相亲相爱;如果分离也是业。死亡早已融入生命,只是若干轮回中的一道可以忽略不计的驿站。当肉身消失,得道者证悟,不得道者受业所驱;都是前往下一个驿站。既然无法左右这个轮回,任何对今生的“住”更显无谓无稽。相反,我应该去帮助别人和自己破除业障、实现证悟。这大约是我此生之行的目的。

  《西藏生死之书》里提到,人总有一死,只是迟早而已;可悲的是我们不去领悟,盲目躲避。死的价值和生的意义一旦领悟,应该也是在证悟之旅上又迈进了一步吧。

  感谢希阿荣博上师、感谢师兄、感谢索甲仁波切和所有大德!

  
作者:益西措
藏历土鼠二月十九日

{返回 菩提洲·佛子心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记噶姆
下一篇:智慧的来源
 心灵觉醒之旅——放生记忆
 佛子行
 心灵觉醒之旅——怀念
 修行札记(二)
 邂逅上师的温暖
 南峰山下
 我的苍生之痛
 愿今生不再错过
 电话皈依希阿荣博上师
 归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莲师三根本灌顶开示 ——第九世确兗仁波切[栏目: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24.怎样待人[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一节 法社‧义邑̷..[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如何才能符合大乘佛教的修行和发心?[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三十一卷(1/3)[栏目:大智度论阅读笔记·学诚法师]
 198.法云法秀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教化之道[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逆境[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怎样才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201.清献赵抃居士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