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前行讲记 第三十一讲 普贤上师言教-六垢之外散
 
{返回 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09

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合讲

蒋阳龙朵加参尊者       传授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传讲

第三十一讲 2012年12月24日

【原文】
    戊四、外散:
    心识散乱于六种外境是轮回一切迷现之根本、一切痛苦之来源。比如,由于眼识贪执色法,致使飞蛾扑火,结果自取灭亡;由于耳识贪执声音,使得野兽毙命在猎枪之下;由于鼻识贪执芳香,蜜蜂缠死在花丛当中;由于舌识贪执美味,鱼儿钓在铁钩之上;由于身识贪执所触,大象陷在淤泥之内。
    此外,无论听法、传法还是修行时,都需要断除追忆往事、妄想未来及现在的分别念散于外境等现象。无著菩萨说:“昔日感受苦乐如波纹,已尽无迹切莫追忆之,若念当思盛衰与离合,法外何有可依嘛尼瓦?未来生计如旱地撒网,舍弃无法实现之希冀,若念当思死期无定准,何有行非法空嘛尼瓦?暂时琐事如梦中生计,精勤无义是故当舍弃,如法食亦以无贪印持,所作所为无义嘛尼瓦!后得调伏三毒分别念,一切念境未现法身前,非思不可之时当忆念,莫纵妄念散乱嘛尼瓦!”另外也曾如此教诲道:“莫妄想未来,若妄想未来,则如月称父。”
    (关于月称父,有这样的一个公案:)从前,一个穷人得到了许多青稞,他将这些青稞装入口袋里,挂在上方,自己躺在口袋的下方,不禁暗自思忖:我现在用这些青稞作为本钱,想必将会拥有大量财物,到那时娶上一位妻子,她必定会生一个儿子。那么,我该给儿子取什么名字好呢?这时,刚好看到月亮从东方升起。于是他想:干脆我就为儿子取名“月称”吧。正在这时,悬挂口袋的绳子被老鼠咬断了,袋子恰巧落在他的身上,他就这样一命呜呼了。
    可见,过去未来纷繁复杂的妄念根本没有值得信赖的时候,只是自相续散乱之因而已,我们要全力以赴予以消除,具足正知、正念、不放逸而听闻正法。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

【正文讲解】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祈祷大恩根本上师赐予意心相融之加持!
愿尽虚空之际有情父母即生证得四身五智之金刚持果位,为此结合《大圆满龙钦心滴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而宣讲。
    此前行分三:首义、论义、结义。首义已宣完,今天所宣的是论义。论义乃大圆满龙钦心滴前行引导文,由吾等殊胜上师无谬之口传所著之备忘录。此论义分为三: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正行之支分捷径往生法,今天所宣的是“第一、共同外前行”。共同外前行分为: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业之因果、解脱利益和依止上师六个科判,今天所宣的是“第一、暇满难得”。暇满难得引导又分为闻法的方式和所宣之法之次第。今天所宣的是“第一、闻法的方式”。闻法的方式又分为动机和行为,动机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行为。
    行为分为所断之行为和应取之行为两种。今天所宣的是“第一、所断之行为”。所断之行为又分为三过、六垢和五不持。三过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第二、六垢”。
    六垢指的是自相续被妄念所缚,因此称之为垢。六垢分为傲慢、无正信、于法不希求、外散、内收和疲厌。前三者比如傲慢——对上师生起傲慢之心;无正信——对上师和法不生起信心;于法不希求——对正法没有希求之心,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第四、外散”。

    戊四、外散:
    心识散乱于六种外境是轮回一切迷现之根本、一切痛苦之来源。
    “心识散乱于外境”指的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等六根识散于外境的色、声、香、味等六缘,称之为外散。
    比如今天在课堂上宣讲闻法所断之行为之时,你的眼识没有专注于上师而外散,乃眼根外散;同样你的耳识没有专注于上师所宣之法音,乃耳根外散……如是称之为外散。
    闻法时不应该外散。在上师讲法之时,眼识和眼根专注于上师,耳识专注于上师的法音,意识应该专注思维上师所宣的法义。这样听闻法就不会外散。
    比如,由于眼识贪执色法,致使飞蛾扑火,结果自取灭亡;由于耳识贪执声音,使得野兽毙命在猎枪之下;由于鼻识贪执芳香,蜜蜂缠死在花丛当中;由于舌识贪执美味,鱼儿钓在铁钩之上;由于身识贪执所触,大象陷在淤泥之内。
    之前所宣:“心识散乱于六种外境是一切轮回的根本,一切痛苦之来源。”此时会有怎样的过患呢?接着比喻如下:“比如,由于眼识贪执色法,致使飞蛾扑火,结果自取灭亡;”
    “飞蛾扑火”原指飞蛾贪恋火焰的光色而扑向火苗,结果被烧死,比喻自取灭亡。现在夏季的夜晚也可以看到很多飞蛾因贪恋灯光而扑向灯,结果粘在灯或灯罩上无法脱身而死亡。这样痛苦而死亡的飞蛾有百千万亿之多,这是什么原因而造成的呢?因为飞蛾的眼识贪执于外色所造成的。
    由于耳识贪执声音,使得野兽毙命在猎枪之下;
    之前宣讲耳不注如覆器之过时,耳应该如野兽听琵琶声般去听法。此公案是什么意思呢?
以前有些野兽很爱听琵琶声之故,倾听之时即便猎人用毒箭把它射死时,它都无法知道。因为它的耳识贪执声音之故而造成如是之痛苦。
    接着是鼻识贪执芳香。鼻识贪执味道会怎么样呢?
    由于鼻识贪执芳香,蜜蜂缠死在花丛当中;
    蜜蜂贪执花丛中的香味钻在花丛中,最后无法从花丛中出离、死亡在花丛中。
    由于舌识贪执美味,鱼儿钓在铁钩之上;
    此是怎么一回事呢?
    比如钓鱼要在铁钩上挂上蚯蚓或虫之后放在水里,鱼儿贪执鱼饵的味道,想吃掉鱼饵,最后吃的时候被铁钩所钩,钓鱼者会把它钓上岸。
    由于身识贪执所触,大象陷在淤泥之内。
    印度非常炎热,大象承受不了这样的热度,要入淤泥之中乘凉,最后在淤泥中无法自拔而死亡。如果贪执触的话,最后也会造成这样的痛苦。
    此外,无论听法、传法还是修行时,都需要断除追忆往事、妄想未来及现在的分别念散于外境等现象。无著菩萨说:“昔日感受苦乐如波纹,已尽无迹切莫追忆之,若念当思盛衰与离合,法外何有可依嘛尼瓦?未来生计如旱地撒网,舍弃无法实现之希冀,若念当思死期无定准,何有行非法空嘛尼瓦?暂时琐事如梦中生计,精勤无义是故当舍弃,如法食亦以无贪印持,所作所为无义嘛尼瓦!后得调伏三毒分别念,一切念境未现法身前,非思不可之时当忆念,莫纵妄念散乱嘛尼瓦!”
    此乃无著菩萨所赐之教言。此教言是什么含义呢?
    昔日感受苦乐如波纹,已尽无迹切莫追忆之,
    若念当思盛衰与离合,法外何有可依嘛尼瓦?
    往昔苦乐等种种感受,如同在水中投一块石而产生的波纹般,一个接一个,最后消失无迹。如果你去追忆以前的苦乐之事,自然无有尽头。因此不应该像水中没有尽头的波纹般去追忆往昔的苦乐之事。如果要思维忆念的话,应该思维盛衰离合而去修心,这样才对自己的相续有益。除此之外,相续中生起任何念头都没有意义。对于自相续而言,只有法才是具有意义的。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没有意义。
    此教言是无著菩萨赐给嘛尼瓦的教言。
    未来生计如旱地撒网,舍弃无法实现之希冀,
    若念当思死期无定准,何有行非法空嘛尼瓦?
    教言含义为:也不应该希冀未来的生计。如果希冀未来之生计,如同旱地撒网般,一切希冀都无法实现。
    如同在没有水的旱地或者沙子上撒网捕鱼般,无法实现你想要得到鱼的愿望。同理,若希冀未来,一切希求和欲望都是无法实现的。如果要思维,意那就思维死期无定吧。除此之外,一切非法都无有意义,唯有依止正法修行才有意义。
    暂时琐事如梦中生计,精勤无义是故当舍弃,
    如法食亦以无贪印持,所作所为无义嘛尼瓦!
    “暂时”指的是什么?暂时指的是现在的一切世间琐事,此世间琐事如同梦中生计般。
    “梦中生计”是什么意思?比如做梦梦到做很多事,梦醒以后,梦里的这些事情都是无意义、无有实质的。无论多么精进去做暂时的世间琐事,都是无有意义的,应当舍弃这样的行为。
“如法食亦以无贪印持”——世间的所得都无有意义,应该放弃。
    后得调伏三毒分别念,一切念境未现法身前,
    非思不可之时当忆念,莫纵妄念散乱嘛尼瓦!
    后得之时应以正知正念调伏三毒分别念,在认识到三毒之本体为法身之前,即使无法控制自心而起现妄念,也应当以正念摄持,不要放纵妄念而散乱。
    另外也曾如此教诲道:“莫妄想未来,若妄想未来,则如月称父。”
    (关于月称父,有这样的一个公案:)从前,一个穷人得到了许多青稞,他将这些青稞装入口袋里,挂在上方,自己躺在口袋的下方,不禁暗自思忖:我现在用这些青稞作为本钱,想必将会拥有大量财物,到那时娶上一位妻子,她必定会生一个儿子。那么,我该给儿子取什么名字好呢?这时,刚好看到月亮从东方升起。于是他想:干脆我就为儿子取名“月称”吧。正在这时,悬挂口袋的绳子被老鼠咬断了,袋子恰巧落在他的身上,他就这样一命呜呼了。
    可见,过去未来纷繁复杂的妄念根本没有值得信赖的时候,只是自相续散乱之因而已,我们要全力以赴予以消除,具足正知、正念、不放逸而听闻正法。
    此处所宣的是月称父的公案。不清楚月称是谁,但是有这样一个公案。以前有一个非常穷的人,白天乞讨得到一袋青稞,晚上把青稞装入口袋中挂在自己所睡的房间屋梁的柱子上,自己躺在下面开始思维:“我现在乞讨到的这些青稞,明年把这些青稞撒在田地以后,最后收成后会有很多青稞,再出售这些青稞会得到很多钱。我用这些钱买很多财物,再娶一个妻子,我妻子必定会为我生一个儿子,我要给我的儿子取一个名字……”正当他想给自己的儿子取一个“月称”的名字时,此时房梁上绑青稞袋子的绳子被老鼠咬断后,袋子掉下来把他压死了。
    这个穷人想以讨来的青稞为本钱而发财致富,但最后无法实现此妄想。与此比喻般,应该放下如今无法实现的这些欲求和希望等种种妄念。
    今天的法就讲到此。

回     向

【备注】
    此为弟子根据大恩上师讲法记录略作整理,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闻法录音。因时间仓促,恐有错谬。故于大恩上师及道友面前忏悔!
    愿大恩上师*轮常转!信众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返回 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前行讲记 第三十讲 普贤上师言教-六垢之无信不求法
下一篇:前行讲记 第三十二讲 普贤上师言教-六垢之内收疲厌
 前行讲记 第二讲 开篇顶礼偈颂
 前行讲记 第一百九十七讲 前行备忘录-皈依-皈依分类-生圆次第..
 前行讲记 第一百四十三讲 前行备忘录-业因果-彼法因缘尽-小士道灭因的..
 前行讲记 第十四讲 前行备忘录-大士道发心
 前行讲记 第八十三讲 普贤上师言教-寿命无常-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
 前行讲记 第七十七讲 普贤上师言教-寿命无常
 前行讲记 第一百九十二讲 前行备忘录-皈依-皈依分类-僧众
 前行讲记 第一百九十一讲 前行备忘录-皈依-皈依分类-佛宝-法宝..
 前行讲记 第一百五十七讲 前行备忘录-业因果-所取修法-一切为业之自性..
 前行讲记 第一百五十五讲 普贤上师言教-因果不虚-一切为业之自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年前受了五戒,今天看来,几乎全没守住。现在发心持戒,是否为时已晚?可以再次受戒吗?[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五 亲近善知识[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Bhikkhu or Brahmana?[栏目:Dhammapada Stories]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一二九六)[栏目:杂阿含经]
 不习禅的过失是什么?[栏目:佛光·禅修释疑]
 如果受菩萨戒时,只有一位师父传戒,也算如法吗?[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命运由自己[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溪岚拾叶集:药师法[栏目:药师佛·论疏钞解]
 要常常想到我来这个世间干什么的[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第一品 双品[栏目:南传法句经故事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