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善持正念
 
{返回 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63
善持正念

  要记住菩萨的修行,,不是依于痛苦和快乐,否则修行是很不稳定的,只有快乐的时候能修,或者只有痛苦的时候才想起要修。

  我们现在的修行大概是这两种:一种是只有快乐的时候可以修行,经济没有什么问题,健康也没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就会记得每天禅修;但是苦的事情一发生就没有办法了,甚至开始怀疑。

  另外一种情况是,快乐的时候也没有办法修行,为什么呢?因为快乐的时候享受都来不及了,怎么会想到修行?但是,只要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经济、健康发生一些问题,就会非常精进的修行。

  这样子都是走向一种不健康的极端。菩萨的修行,要超越苦和乐的局限,也就是不被苦乐境界的转换,影响了自己的正念。


{返回 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其实都知道
下一篇:成熟的悲心
 只是生活
 是来修行的
 因为无我,所以无畏
 大悲心,无怯弱
 最好的礼物
 在智慧面前匍匐低头
 本来面目
 法的功德
 无我
 超越烦恼三部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心灵的环保[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佛教与“八荣八耻”的关系(无清)[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净土宗早晚课的安排[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大乘大义章 12 第十六章次问後识追忆前识并答[栏目:大乘大义章·白话文]
 慈悲物命,能移定数[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小孩、老年人身体不好,想通过学佛来寄托一个希望,就是不用吃药,病也一定能好,行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孝养父母,你做到了多少?(性法)[栏目:佛教与孝道]
 佛陀与阿罗汉的差别[栏目:杂阿含经选集]
 印祖故事 67、印老撰写募缘疏,佛会赎迁放生鱼[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定的三层次[栏目:坦尼沙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