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生死
 
{返回 洛桑陀美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35

佛说生死

    死亡是正常的过程,只要我们活在这个地球上,必然会发生死亡这个事实。我们不知什么时候会死或怎么死,因此,在死亡真正发生之前,我们必须作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祖曾在《佛说譬喻经》中为当时古印度摩羯陀国国王胜光王作了一个譬喻:有一个旅人独自在旷野中跋涉,忽然前方传来野兽的咆哮声,随后一只老虎便出现在他的面前。于是旅人惊慌失措地逃到一口空井前,只见井口垂下一条树根。情急之下,他便沿着这条树根爬了下去,希望借此能够躲避恶虎的追逐。

    谁知才爬到一半就来了一黑一白两只老鼠,开始啃噬他抓的树根。旅人于是环顾四周,希望找到新的依靠,却发现井壁上盘着四条毒蛇,而再往下看,情况则更糟,只见一条毒龙正张着血盆大口在井底等待。正在旅人惊慌失措之际,忽然从树根上滴下许多晶莹诱人的蜂蜜,旅人被眼前的美味所吸引,顿时忘掉了所处的困境,于是便舔了五滴。顷刻之间,风吹树摇,蜜蜂倾巢而出欲螫旅人,而且又有野火开始燃烧树根。

    胜光王问佛:“这个人为什么身处险境,却还要贪图眼前那一点美味呢?”
    佛祖解释说:“旷野象征着六道轮回的无明长夜,旅人就是众生,恶虎象征无常,空井象征生死,黑白二鼠啃噬树根象征昼夜时刻缩短着世人的生命,四条毒蛇即指色身四大,五滴蜂蜜即指五欲,蜜蜂象征邪思,野火象征老病,毒龙象征死亡。可见,生老病死原本都是痛苦的事情,世人应该早做打算,不要被五欲所迷惑。”

    这段故事提醒我们,人的生命是短促的、脆弱的,岁月如梭,无常的猛虎时刻都在我们的身后追随,世人却只见眼前五欲的蜂蜜,不知老病的野火已经开始焚烧身躯,死亡的毒龙早已张开了血盆大口。人们因为“无明”右在苦海中备受折磨,惧怕残废或者蔑视死亡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对于死亡无知的借口,每个人都应该在生时认真地思考生死的意义。

    佛祖早在两千年以前就已经为众生探索并开辟了那片超越生死和轮回的净土。告诉我们,佛性是每个人的本心,人人都有佛性,如果人人都能够洞彻自己的本心,就可以显露出佛性,进而达到超越生死的成佛之境。我们应该顺从他的指引,从现在开始,正视生死,抓住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前往美好净土


{返回 洛桑陀美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密咒 念咒
下一篇:不紧不松依教勤奋行,佛心密意加持愿降临
 做到真正的皈依
 正行的佛弟子要维护道场的清净、团结
 清净修法,就是对我最好的供养!
 放下执着,提升自身品质
 胜道启门颂(四)
 心存悲悯,饶益有情
 极乐世界在哪里?
 每天学会感恩
 学佛难在哪?
 怎样才会不生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M 1306经:本经叙述佛陀与阿难于天子面前赞叹舍利弗之智。[栏目:界定法师]
 亲友书 第十一节课[栏目:亲友书学习]
 第九章 神圣的回归 第一节 即生成佛[栏目:般若锋兮金刚焰]
 思惟死亡[栏目:明法尊者]
 疑情的情而上学分析——围绕虚云禅法的叙述[栏目:肖永明居士]
 夏雨清凉解要 十三[栏目:智谕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六十一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迈向圆满[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6-看的那一刻[栏目:法义精华]
 唱反调[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