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三课(六)为什么说佛法的善才是真正圆满的善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36

圣者言教 第三课(六)为什么说佛法的善才是真正圆满的善

  何谓真正的善法?从民间传统信仰直到佛教究竟见解之间,不同的宗教对于善法有着不同的定义,因此仅仅“善法”二字,不仅可以分为很多层次,其适用范围亦非常广大。有些信仰认为这样做是一种善法,有些信仰则认为那样做才是善法,对于善的解析,似乎众说纷纭,没有定论。现前我们既然自认为是佛教徒,那么我们是否知道,佛法中善的标准是怎样的?佛法的善与世间传统的善有什么区别?

  当然,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做“佛”。当我们初入佛门时,我们所理解的佛是一位在两千五百年前出世,示现八相成道而最终圆满证悟佛性者,并且视这位圆满实证功德者所教诫的“善”为善法的标准。随着我们闻思修行不断进展,我们对佛的理解也应该逐渐增上。根据密宗的见解,佛乃获得断证一切功德者。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把佛树立在外相之上,若只在外相上理解佛,这样的见解不但不圆满,还会令内心产生更多的疑惑,因为凡夫总是喜欢站在思维的立场上理解何谓善法。

  需知,世间对是非善恶本来就没有特定的标准,一个人认为好的事情,对另一个人而言,可能不是一件好事。相反,某人认为的坏事,对其他人而言,可能就是一件好事。那么同样一件事情,究竟孰对孰错呢?在凡夫的见解中,永远无法在正确与错误上达成一致,因为只要在意识、思维的范围中,就永远没有尽头,对善法的理解也永远不究竟、不圆满。

  如上所述,佛乃获得断证一切功德之境界,断除二种无明,获得二种清净。站在这样的见解上理解“佛”,才会明白“佛”是不增不减、超越时间与空间、远离世间思维的果位,而具有如是圆满见解的佛陀所阐释的“善”的标准,亦是超越世间一切思维的见解,这种“善”的定义是最究竟、最圆满的。

  当我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善,就应该依照佛教所谓“善”的标准而去多多行持善法,这才是佛教徒应该行持的事业。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三课(五)转变心念是一种领悟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三课(七)调伏烦恼的两种途径
 圣者言教 第三课(九)忆念父母恩德而孝养父母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二十一)闻法六度之智慧度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九)不善业之恶口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一)佛教不同教法是相应弟子根机树立的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九)对修法的嘱咐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四)修行必须细致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七)修行者要审慎观察发心和行为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五)思维世间无常而生厌离
 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次第根机者不应高攀见解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七) 珍惜人身 精进修学祖师教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第一篇 多情须讲理 - 天涯何处寻知己?[栏目:是非要温柔]
 百年树人在教育 慧命心田用心耕[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法句经讲记(三十)[栏目:传道法师]
 31.问曰:财施,法施,何等为胜?[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32.乐 品[栏目:第一卷]
 因明学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在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张化蒙)[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三主要道论 讲记2[栏目:三主要道论讲记]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十八卷[栏目:净空法师]
 福祸皆是自己造[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