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八课 辞北堂书(唐·洞山良价)
 
{返回 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746

 

  第八课 辞北堂书(唐·洞山良价)
 

  伏闻诸佛出世,皆从父母而受身;万汇兴生,尽假天地而覆载。故非父母而不生,无天地而不长,尽沾养育之恩,俱受覆载之德。嗟夫!一切含识,万象形仪,皆属无常,未离生灭。虽则乳哺情至,养育恩深,若把世赂供资,终难报答,作血食侍养,安得久长?故《孝经》云:「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不孝也。」相牵沈没,永入轮回。
  
  欲报罔极深恩,莫若出家功德。载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有四恩,无不报矣。故经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
  
  良价舍今世之身命,誓不还家;将永劫之根尘,顿明般若。伏惟父母心开喜舍,意莫攀缘,学净饭之国王,效摩耶之圣后,他时异日,佛会相逢。此日今时,且相离别,良非遽违甘旨,盖时不待人。故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时度此身?」伏冀尊怀莫相寄忆!
  
  
  颂
  
  未了心源度数春,翻嗟浮世谩逡巡。几人得道空门里,独我淹留在世尘。
  
  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不须洒泪频相忆,譬似当初无我身。
  
  岩下白云常作伴,峰前碧障以为邻。免干世上名与利,永别人间爱与憎。
  
  祖意直教言下晓,玄微须透句中真。合门亲戚要相见,直待当来证果因。
  
  
  后寄北堂书
  
  良价自离甘旨,杖锡南游,星霜已换于十秋,岐路俄经于万里。伏惟娘子收心慕道,摄意归空,休怀离别之情,莫作倚门之望。家中家事,但且随时,转有转多,日增烦恼。阿兄勤行孝顺,须求水里之鱼;小弟竭力奉承,亦泣霜中之笋。夫人居世上,修己行孝,以合天心;僧有空门,慕道参禅,而报慈德。今则千山万水,杳隔二途。一纸八行,聊伸寸意。
  
  
  颂
  
  不求名利不求儒,愿乐空门舍俗徒。烦恼尽时愁火灭,恩情断处爱河枯。
  
  六根戒定香风引,一念无生慧力扶。为报北堂休怅望,譬如死了譬如无。
  
  
  附娘回书
  
  吾与汝夙有因缘,始结母子恩爱情分。自从怀孕,祷神佛:「愿生男儿!」胞胎月满,性命丝悬。得遂愿心,如珠宝惜,粪秽不嫌于臭恶,乳哺不倦于辛勤。稍自成人,遂令习学。或暂逾时不归,便作倚门之望。来书坚要出家,父亡母老,兄薄弟寒,吾何依赖?子有抛娘之意,娘无舍子之心。一自汝住他方,日夜常洒悲泪。苦哉!苦哉!今既誓不还乡,即得从汝志,不敢望汝如王祥卧冰、丁兰刻木,但如目连尊者度我,下脱沈沦,上登佛果;如其不然,幽谴有在,切宜体悉!

 


{返回 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九课 是非歌(宋·汾阳无德)
下一篇: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七课 永嘉证道歌(唐·永嘉玄觉)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九课 五十生日感言(太虚)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三十课 焰口召请文(宋·苏轼)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二课 七笔勾(明·袾宏)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六课 四愿齐说(明·憨山德清)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十七课 词选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五课 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七课 永嘉证道歌(唐·永嘉玄觉)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十五课 诗选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十六课 悟道诗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六课 无相颂(唐·六祖惠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C 1327经、1328经:此二经叙述鬼神劝诫人们供养得道比丘尼。[栏目:界定法师]
 内观基础 二一、适合根性的修法[栏目:内观基础]
 不复顾惜[栏目:看开]
 开愿法师答疑[栏目:开愿法师]
 动中修行·菩提田中的经验之肥[栏目:创巴仁波切]
 培养直观的能力[栏目:明法尊者]
 《无量寿经》释经题[栏目:大安法师]
 穿合适的鞋走更远的路[栏目:慧语禅心]
 意外的收获[栏目:智文法师·散文随笔]
 忍辱法门[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