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奉献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91
奉献

释明见

  对于修行人来说,修资粮道少不了奉献。那么,奉献的极致是什么呢?努力付出,还是觉得远远不够。奉献的极致是说明不仅仅要有一颗全然的心,是做了奉献之后,还觉得所做的远远不够。

  奉献的重要性

  我们要知道,是奉献铺就了我们的资粮路。没有奉献,我们在修行路上是寸步难行的。你的资粮路是泥泞小路还是光明大道,是由奉献的多少决定的。努力做奉献,自己的资粮路就成为了一条光明大道。这时候当你的心到了哪里,这条光明大道就会铺到哪里。如果你见地明确,你的心到了源头,光明大道就会成就你亲见本来面目。

  奉献做得不够,即使你见地明确,你的心到了源头,你的路也是崎岖坎坷,泥泞难走,很难提升。无论用了多少功夫,就是不见起色。

  所以奉献对于修行的重要性何其大。

  工作是天职,尽职即奉献。明白“奉献”之人找各种机会奉献,唯恐做得不够。那么奉献给谁呢?

  在世俗生活中,如果把家庭比作一棵树,如何长得茂盛?让它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当然要给树根浇水施肥。树根是什么呢?就是老人,也就说要对老人好,对老人尽孝,家庭才旺,才幸福美满。对于在家居士,要想人生运气好,命运通达,就要多奉献给肉身的来源处——父母,祖宗,即要尽孝。

  作为修行人,要把工作的成果奉献给谁,才会让我们的灵性得到提升呢?那就要奉献给我们灵性生命的来源处,也就是整体。但是我们找不到源头,我们只有找明师。因为明师从源头而来。我们为明师做奉献就是在为源头做奉献。这是真正的奉献。只有明师才值得我们奉献一切。把工作的成果献给源头,献给明师,这样做,才会性光显,智慧现,回到所来处。

  奉献的过程是从有求到无求

  刚刚开始做奉献会有这一颗有求的心,是有目的而做,求健康,求钱财,求工作等等人天有漏福报。这是可以理解的。有求——无求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何做到无求?只有看破放下才能无求。看破放下了,心无挂碍,对世间无所求。这时候才能全然的奉献。《圆觉经》所说彻悟世间一切了不可得,才能彻底放下。不会为自己服务,这时候就能够服务于他人。而服务于他人是灵魂的本性。所以,这时,你就是你的灵魂,你是你的灵性生命。上师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利他。毛泽东说:“为人民服务。”怎样才能做到全然奉献呢?我们要知道,修行是心的事情。借着身边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以你全部的爱心、心灵和灵魂来奉献!即做事情时心要跟上。无心,事情等于白做。所以 ,经常说做事情要发心。

  全然奉献时,你已经意识到:只有奉献是自己这一生所要做的。你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切机会来为他人付出,全然的付出,没有一丝要求回报的心理。你祝福每一个人,你爱每一个灵魂。不知何时,你发现没有了自己,你是无我的。

  你以奉献为乐!这时候“你的奉献”就是纯粹的。难道你没有解脱吗?当你完全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你的最终所属,包括你的生命,你就会变空,这才是真正的回归,你成为整体的一部分,能够与整体永恒的存在。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凡夫分别于住上 菩萨分别也不住(释普慧)
下一篇:浅议东华家风
 终南山参学成就丈夫的佛缘(曾秦)
 亦僧 亦诗 亦菩萨——记唐代著名高僧寒山(智海)
 微笑使者弥勒佛(泽道)
 魏源礼佛历程(蒋普成)
 放下什么
 禅与美(李哲良)
 僧鞋为什么有六个洞?
 功名与责任(普慧)
 石阶与石佛(肖艳)
 止观法门(普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解脱大道 大手印与大圆满双融实修教导 第六章 实修[栏目:嘉初仁波切]
 什么是心[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佛教慈悲观对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怎么样才能生起这种慈悲观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生命之“气”苦[栏目:心律法师]
 甫放即愈[栏目:放生感应]
 为孕妇祈愿文[栏目:家庭·伦理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