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的六个重点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97
修行的六个重点

宣化上人

  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

  修行人要有择法眼,才能选择何为正法,何为邪法。正法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这是修行人的六大宗旨。依此宗旨去修行,就是正知正见。邪法就是有争、有贪、有求、有自私、有自利、打妄语。有了这六种心,就是邪知邪见。正邪的关键在于此,所以这是正邪的分水岭;向前流是正法,向后流是邪法。这一点,大家要认清楚。

  如果没有邪知邪见,不论魔王如何来扰乱,而你的定力坚固,不会动摇你的道心。所谓“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教你不要执着境界,就是佛来也不接受,何况是魔呢?在境界中的预兆,虽然有时很灵验,可是不要相信。那么,要相信什么?就相信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这六种宗旨,就是六把斩魔剑、降魔杵。

  有了这种的正知正见之后,就算有天人现身来供养、来叩头,也不动心。如果一动心,或生出欢喜心,欢喜魔便得其方便,乘机而入,来扰乱你修行,令你发狂。若生忧愁心,那么,忧愁魔得其方便,乘机而入,来扰乱你的心,令你烦恼。或者动了执着心,或者动了我慢心,都会受魔来扰乱,使思想不清净。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奇奇怪怪的境界,不要相信,不要动心。要相信自己的智能,要明白自性能生万法,明白自性本来清净,明白自性本无染污,明白自性本不颠倒。若能这样,还有什么可求呢?

  凡是有所求,就是染污。有争、有贪、有求、有自私、有自利、打妄语,都是染污。无论什么法,可以用这六大宗旨来衡量、来观察,作为尺度。合者是正法,不合者是邪法。这六大宗旨,能破天魔外道的邪知邪见。天魔外道所行所作,皆有所求。总是在争、贪、求、自私、自利、妄语中打主意,一切为自己,而不为他人,这就是旁门左道的思想。

  修行人,要行所无事,积功累行,不可执着。所谓“扫一切法,离一切相”。不可说:“我有什么功夫,我有什么修行。”或者“我有什么境界,我有什么神通。”就算是有的话,都是虚妄不实,不可相信,免上其当。若相信异端神通,就不能成就正定正受。要晓得正定正受不是从外边得来,乃是从自性中所生出来。怎样能生出来?就是回光返照,反求诸己,才有成就。

  万佛圣城是万圣集会的地方,可是在四周也有魔王在等待机会。如有修行人的心不清净,尽打妄想,魔王就入其窍,做你的顾问,譬如令你先知今天尚未发生的事。你若认为这是神通,就上了魔王的大当,作为他的眷属。不要听到一点声音,便认为虚空在说话,虚空本来无言语。所谓“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假如听到虚空有声音,那就是魔的境界,不是大圆镜智所应该有的。为什么要耽着雕虫小技?这是没有出息的行为。

  修行人,心要清净,不要贪图预先知道的事。先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反而有麻烦,令你分心,精神不能集中,无法专一来修行,妄想纷飞,烦恼重重。不知道,不烦恼,即无挂碍。在《心经》上说:“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才是修行人所趣向的目标。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分享正能量
下一篇:在佛教中,对金钱如何看待呢?
 荷花与污泥
 「腊八粥「的沉思
 心无片瓦
 无住随缘
 怎样确定出家人是真修行?
 佛光照亮抑郁的天空
 佛弟子必须深信因果法则
 佛教信仰的特质
 佛像的真义与不敬果报
 谁的丛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保身广嗣要义[栏目:寿康宝鉴·白话版]
 修行佛法切勿轻视调伏内心[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The Greatest Thing in Life,Taking Refuge with the ..[栏目:Ven. Master Hsuan Hua]
 大学生背着妈妈打工求学 孝子张尚昀感动天下[栏目:积德改命]
 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栏目:星云法师]
 禅宗思想渊源 后记[栏目:吴言生·禅学三书]
 虔敬即为修行首[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预知时至[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利他心能圆满一切福报[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信念坚定让你所向无敌[栏目:佛网文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