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九)略说三种发心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02

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九)略说三种发心

  《圣者言教》总分为:闻法方式与宣说引导次第。其中闻法方式分二:一、发心;二、行为。
  【甲一 发心。】
  【欲求闻法意乐之差别为发心。】
  何谓发心?欲求闻法意乐之差别即为发心。因此无论所听闻教法为远道法相乘、近道金刚乘乃至捷径之道无上窍诀大圆满,所得加持之大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乐发心之上。
  例如由于畏惧地狱道、饿鬼道和旁生道等三恶趣之痛苦,因此听闻教法就是希求获得人天善趣之果位,此时无论所听闻的教法有多么殊胜,由于发心太过狭隘之故,最终只能获得人天福报,此乃下士道之发心。
  若发心较下士道之发心略为广大,不仅畏惧三恶趣之痛苦,亦明了三善趣虽有暂时安乐,却仍旧在六道轮回中之中,并不能真正离苦得乐,因此为了独自获得涅槃之果位而发心听闻教法。即便所听闻的是无上密法,实际当中最终也只能获得小乘的见解,因为独自获得解脱只是一种中士道之发心。
  若能为度化三界六趣一切有情众生均能证悟佛果而发心听闻佛法,即便所听闻的只是小乘教法,最终也会获得大乘教法之果位,因为所发之心为上士道之发心。
  因此,修行能够成办何种果位,完全取决于自己意乐发心之上。若自己所发之心仅为小士道之发心,只能获得人天福报之果。若为中士道之发心,即便听闻无上密法,也只能得到独自涅槃之果位。但是若具有上士道之发心,无论听闻哪一乘的教法,最终都会成为证悟佛果之因。因此发心非常重要
  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治贪嗔痴烦恼而获得解脱,因此修学佛法若不在内心上调伏,则无法获得解脱。所以在自己的修行过程中,也要时时扪心自问,自己闻思教法或者早起修法时的发心如何,究竟是为了成办哪一种目的而去行持这些善法?这对修行者而言,非常重要。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八)略述龙萨传承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十)无记发心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禅修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九)解脱需要依止真正的善知识
 圣者言教 第三课(一)出离心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三课(五)转变心念是一种领悟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思维无常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三)共同外前行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七)依止导师应具备的两个条件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二十)何时都不能忘失精进实修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七)修行就是摆正心态
 圣者言教 第四课(九)三清净法 善巧对治烦恼的殊胜方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悲与智慧兼具的修行[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佛弟子要守住酒戒[栏目:月悟法师]
 朝拜神湖莲师显圣[栏目:传喜法师]
 Two Paths to Knowledge[栏目:Bodhi Bhikkhu]
 智者妙音 中篇 迈向解脱之道 第二章、对上师三宝强烈的信心[栏目:智者妙音]
 真正修行的人该做什么?[栏目:佛网文摘]
 什么叫恶知识?怎样辨别善恶知识?[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诸佛心子师心友[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三九四)[栏目:杂阿含经]
 如何点燃愿力?[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