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三)外相顶礼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28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三)外相顶礼

  【那摩咕茹戴哇杂格呢】

  【那摩】是顶礼的意思。【咕茹戴哇杂格呢】 是指上师、本尊、空行。

  顶礼总分为外内密三种顶礼,从因地直至果位之间的整个修行见解都已在其中圆满。若有行者欲先从外相顶礼入手,逐渐成办内相顶礼,最终圆满密相顶礼,也完全可行,因为最终成办密相顶礼时即为成就佛果。故对于行者而言,若仅从文字上理解“顶礼”,而无法将其运用到实际修学当中,即便口中能将“顶礼”描述得多么出色,实际当中恐怕也很难获得圆满解脱之见解。

  往昔我们也曾多次做过顶礼,并且认为所谓的“顶礼”,即是五体投地之敬行,除此之外无其它的顶礼可以安立。但这就是密宗的顶礼吗?当然不是。事实上,我们调伏内心的整个过程中,所有运用的方便都没有离开过顶礼。

  首先讲解何谓外相顶礼?五体投地之敬行即为外相顶礼。虽然我们讲解密相顶礼之见解即为成就佛果,但是在平常顶礼过程之中,外相顶礼之姿势也不可轻视。

  往昔密勒日巴尊者在一次为大众传法期间,有一位弟子过来向尊者顶礼,尊者看他的顶礼姿势即知道他是本传承的一位弟子。因此作为后一代传承弟子,首先要知道本传承是如何顶礼的。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也曾清楚地讲解过该如何行持外相顶礼之五体投地之敬行。

  首先在站立之时要挺直身体而不能弯腰,这一点非常重要。如今有些信仰佛教者是驼背,若从信仰佛教的角度来说,能够信仰佛法应该是很有福报的人,为什么是驼背呢?从某个角度而言,可能往昔他在顶礼之时姿势不是很如法,没有站直身体,而是弯着身体做顶礼,因此形成非常不好的习气,并且在后世感受驼背的果报。如是讲解就是告诫大家,我们作为后一代弟子,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姿势,也都要尽力做到圆满。

  其次,按照本传承的要求,在身体挺直的同时,要将两手合掌放在胸间,这是净观皈依境的前行。合掌后内心开始观想皈依境。皈依境的观想方式有重楼式、珠宝式和陈列式,自己在家磕头时最常用的是观想珠宝式皈依镜。

  所谓珠宝式皈依境也叫摩尼宝式皈依境。摩尼宝是一切财物之精华,祈祷摩尼宝即能赐予世间一切财富。上师就如同摩尼宝般,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之总集,当我们顶礼之时,将上师观想在自己的对面,就称之为摩尼宝式皈依境。

  如是观想的前提是我们要很清楚其中的道理:上师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之总集。若内心时时带着一种分别心,觉得自己对上师非常有信心,但上师就是上师,与他人无关,如是信心偏袒之故,恐怕很难得到诸佛菩萨的圆满加持。因此,如是观想顶礼之时,信心之门必须敞开。

  第三、内心观想皈依境后,首先将两手合掌置于头顶,然后依次置于喉间与心间,随后双手、双膝以及头匍匐于地,即以五体投地的姿势进行礼拜,这样算完成一个大礼拜。

  顶礼之时尚可契合观想:当双手合掌置于头顶之时,观想消除身之业障得到宝瓶灌顶,获得上师身金刚即化身之加持;双手置于喉间时消除语之业障,得到秘密灌顶,获得报身之果位;双手置于心间则消除意之业障,得到智慧灌顶,获得上师意金刚的加持,即法身果位;五体投地时,消除习气障,得到自性身果位。五体投地礼拜时若能观想消除一切业障,得到四种灌顶是最圆满的。

  有时由于磕头太快的原因,觉得每一步都如是观想非常复杂。故于初行者而言,顶礼时只要对上述传讲之道理有个印象,不需要每次都逐一观想。如同我们都会叫母亲,当我们叫母亲时,内心知道为什么要称呼她为母亲,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称之为母亲。当懂得这些道理以后,我们每次叫母亲时,是否还要再次观想一下这些条件?不需要了,因为内心已经有了这样的印象,但是这需要有一个熟练的过程。

  在磕头的时候,专心也很重要。有些人在礼拜时,眼睛喜欢东张西望,或者一边礼拜,一边将两手合掌放在自己的脸上等等,这些都是不如法的行为。所以我们在修行期间,无论任何行持,都要尽可能做到心不散乱。

  为了做到心不散乱,修行者应尽可能在没有他人干扰的兰若处修行。若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即便周围环境喧嚣,内心也要时时护持正念,不能让心外散。无论见到什么样的境,听到什么样的声音,都要将心拉回来,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顶礼也不例外。这就称之为外相顶礼。

  以上所讲虽然是修行的起步点,但我们也不能轻视,只有认真圆满每一点,才能将自心逐渐趋入解脱。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二)略释前行仪轨与观想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四)内相顶礼与密相顶礼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八)思维暇满实义而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一)三殊胜法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二)显密教法在烦恼转为道用上的差异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修行密宗必须先圆满加行吗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四)闻思修不可偏堕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六)何谓四身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六)发起菩提心方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十四)增上果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四)为什么佛教为最究竟的善法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九)依靠三乘教法调伏烦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深心与菩萨行[栏目:慈法法师]
 手足情深,争相赴死[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南北朝时期的戒德[栏目:黄夏年教授]
 《金刚经注解》十七[栏目:涤华禅师]
 《大手印了义炬》第二堂课[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二三)[栏目:杂阿含经]
 Let not a single thought arise[栏目:The Chan Hand book]
 玄奘精神 第49节:第七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6)[栏目:玄奘精神]
 有了信任,人生才能阳光明媚[栏目: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八0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