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修行密宗必须先圆满加行吗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15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修行密宗必须先圆满加行吗

  如今很多导师在传讲密法的过程中告诫弟子们,修行要先从加行开始,必须修完加行,才能开始修学正行。我们平常的要求也是这样吗?完全是这样的。

  但是我们在这样要求的同时也告诫着弟子们,法无定法,修行密宗是否必须圆满加行,要看修行者的根机。需知,加行是一个数量庞大的法,不是人人都具足条件修得完的。高原地方全民族信仰佛教,所以高原地方的导师在讲法过程中复次强调,修行者行为要符合小乘教法、思想要符合大乘教法、见解要符合密宗。那请问:若这是密宗唯一的修行途径,高原地方所有的信众都修过加行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若没有修过加行,他们能谒见高原地方的导师求正行修法吗?当然可以。那如何理解其中的差异呢?关键是根据修行者的条件。

  如今我们在为汉地信众传法的过程中,也在传递着同样的道理。具足条件、能做得到的弟子,尽可能先从加行开始,圆满加行之后再修正行;但对于一些条件不成熟的修行者,如果因为不能圆满加行就有可能放弃密宗修行,我们必须用另一种方式来善巧引导,不能令他们因此与密宗失之交臂。因为已经对密法生起信心者,还让他进入下乘派的话,会触犯共道密宗十四条根本誓言。

  上面所谓的条件不成熟,主要指时间不允许。我们知道,现在很多汉地的修行者是居士,他们不仅要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还要照顾家庭,承担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责任,每天挤出来用于修行的时间,比较有限。要完成数量庞大的加行,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进入密宗者,唯一信心和资粮条件绝不能欠缺。一旦欠缺,即便你的时间多么充足,也无法成为密宗弟子。所以对于时间有限而对密宗已经生起信心、往昔也积累过众多资粮的修行者,我们会用另一种方式引导,就是将前行与正行契合一起修行,而不强制要求必须先修完加行。

  无论我们采用何种修学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消尽自己的烦恼而成办解脱。所以法与法之间,导师与导师之间,没有丝毫之矛盾。显现上的差异,无非是为了更好地相应弟子根机,赐予引导。

  作为传授密法的导师,肩负着众生的解脱大业,必须观机授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曾经多次讲过:一个导师在为弟子传讲佛法的时候,若讲错一句共同之法,如挖三界众生眼睛之罪;若讲错一句不共同之法,如杀三界众生之罪。其中错与对以什么作为标准?当然以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作为标准,而不是导师自己的想法。作为凡夫,我们的思想是非常混乱的,今天的说法和明天的说法可能大相径庭。就像如今众多“科学”研究的结果,今天可能说苦瓜对身体很好,明天可能说苦瓜会让你比它的名字更苦,令人如堕云中,不知该如何抉择。这就是意识的局限性。但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是超越意识的甚深智慧,不会随时空的转移而发生改变。所以,当我们在内心有疑问的时候,要依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作为我们抉择的依据。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一课(九)大圆满方便教授乃针对次第根机者之修行方便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一)如何让自己的修行充满法喜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追求出世间善并非排斥世间之善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八)对修行者的忠告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二十)回向的功德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九)异熟果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二)显密教法在烦恼转为道用上的差异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三)修法应该细致如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五)不善业之杀业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七)妄念有无不代表禅定见解的高下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五)贪心的过患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六)调伏内心而行持安忍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录用」而非「支持」[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表状[栏目:王维咏佛诗文集]
 福德日记11月8日─用幽默代替生气(上)[栏目:福德日记]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二十五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经典禅诗 第四章 曹洞宗禅诗 五、洞山“功勋五位”偈[栏目:吴言生教授]
 印光大师论回向[栏目:余池明居士]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讲记(印海长老)[栏目:弥勒菩萨专题·释义]
 超越苦痛——苦中之妙义(修学般舟三昧念佛法门)[栏目:净土宗文集]
 03-023改变人生的好习惯[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一章 破五蕴 第二节 性相不二[栏目:唐普式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