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乞法度众身心清净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24

乞法度众身心清净

心,大家是不是很宁静呢?一念心,可以让我们成就一切无量功德。若是这念心一乱,那就是造成一切的业力。心是多么地重要啊!

前面我们已经从《无量义经》开始,佛陀他的本怀,希望人人能够到达静寂清澄的境界,希望人人能够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所成就。这都是前面一直说过的,完全都是在说心。

心,行在外,这叫做用功;用功在身体力行,那就是德。身体所力行的,那就是要对人间有利益,这种不可思议功德,单独一个人不可能成就,要很多人来成就。所以在《无量义经》就提起了比丘的名字,以舍利弗为先,这是佛陀本怀大法,一定要有智慧者,何况《无量义经》是《法华经》的精髓,所以说来,舍利弗不管是在《法华经》、《无量义经》,他所担当的角色是很重要。

所以经文里面开始,这些不可思议,不久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比丘,其中开始就是:大智舍利弗、神通目犍连、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接下去还有很多。

我们先来解释[比丘]。

[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养慧命,下从俗人乞食以资身命。]这是我们的本质。

我们大家修行,要怎么样修呢?什么样的人才是叫做正确修行的人?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求知、求了解,我们要从佛那里乞法来。向佛求法,不过,佛陀两千多年前已经不在了,我们现在要向谁求法呢?同样是向佛求法。

佛陀虽然这个躯体是圆寂了,一代的教化圆满了,不过他的法身还是在流传,我们敬佛如佛在。我们若是有很尊敬佛陀,那么与佛在人间没有两样,所以我们以[佛在人间]的心情,用最虔诚恭敬来向佛乞法,若是这样,我们才能够慧命成长。

生命是随着大自然的法则,这样一期的寿命。佛陀都有一期的寿命,何况是我们凡人,同样会随着自然法则老去、雕零。佛陀虽然取入灭,不过他的法身还是很旺盛在人间。慧命就是法身,佛陀已经觉悟了,称为法身,我们还未觉悟,我们的智慧的生命,就是要依靠佛法来滋润、养育,让我们原本就有的佛性启发起来。

好比幼苗一样,那颗种子已经有很多的因缘,这颗种子已经有芽长出来了,开始要有不断的因缘,不断的土壤、养分等等,让这颗种子能够成就。就像我们接受了法之后,不只是知道、知道,我们要身体力行,真正的感受到。就像肚子饿了,很丰盛的饭菜在我们的面前,你只是喊饿,不会饱。丰盛的饭菜,我们要去吃它,才能真正入我们的腹,才能营养足够。法与这个一样,法是我们慧命的资粮,所以我们向上就是[从如来乞法以养慧命],向下就是[从俗人乞食以滋身命]。

这是佛陀在世时,为了要让大家平等,破除人人骄傲的心,所以自己每天每天都要去沿门托钵。沿门托钵也有佛陀的含义。就是佛教的团体才刚刚成就,世间人还不知道有这个宗教,那时候的印度主流信仰都是婆罗门教,哪里知道还有佛?不知道。所以僧团既成了,佛陀就要大家,沿门家家户户去托钵,去向大家说,让大家看了,[你们是什么样的修行者?]就可以告诉他说:[已经有一尊佛出现人间,我们现在随着这一尊佛开始在修行。]每天每天在街上走,每天每天在聚落的地方沿门托钵,其实这应该叫做化缘,应该叫做弘法。

这是佛陀的时代,他有这样的道理存在。我们现在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就不必托钵了,我们可以专心乞法来滋养我们的慧命,我们要集种种的因缘来福利众生。这是我们大家要很感恩,也要很珍惜我们现在。

比丘,又有另外一个名,叫做[怖魔],或者是[破恶],或者是[净命]。有这三种解释。

[怖魔],大家都知道了,一个人要出家,意向是要脱离三界,不受魔控制。但是修行者要脱离魔,要用很大的功夫。其实魔,身外无魔,真正的魔都在我们内心。因为贪、瞋、痴,这都是我们的心魔,所以我们大家要很用心、用功夫,不要让我们的心魔来扰乱我们,不可以。所以我们要怖魔,让魔被我们的正气降伏,这样他会怕,不是我们要怕他,是他要怕我们才对,这叫做[怖魔]。

再来[破恶]。既然是修行者,还会造恶吗?不会。所有的恶,在我们的心中都去除了,外面的行为,当然什么样的恶事、恶念来到我们面前,完全消解就破恶了。

最重要的是[净命]。我们要清净的生命,活在人生为人群去付出,这叫做[净命]。在人群中不抱希望、不抱回报,这叫做[净命]。常常跟大家说,[付出无所求,还要说感恩]。这就是很干净,我们的生命应该要在人群中。

大智舍利弗与目犍连,在佛的弟子中是众所知识,大家都认识他们。他们出家是有一段很有趣的因缘。

⊙舍利弗与目犍连皆为佛弟子中众所知识者,其出家之因缘,本为外道,逢师死,茫茫求道,于途上见马胜比丘安详行仪,敬询师承。

本来舍利弗与目犍连两个人是很好朋友,也是道友,各人都有领导着弟子在修行,他们是婆罗门教其中的一支。舍利弗他在修行这当中,他的老师年龄大了,将要往生的时候,舍利弗跟随在他的老师的身边,这位老师最后的一口气说出了,[奇哉,奇哉啊!人的心欲,为什么看不开,也是突不破?]舍利弗赶快把握机会就问说:[老师,您到最后这个时候,还有突不破的矛盾吗?]

这位老师就说一个故事:最近在某一个小国,国王很疼惜他的夫人,夫人也是很爱他的国王。国王一场大病,最难舍的就是他的夫人,而夫人这辈子所依赖的就是国王,所以一个人生病,一个人心灵的折磨,直到国王死了,一场的火将他火化了,这位夫人就纵身火中,跟国王一起走了。

说了这个故事,说完之后,老师叹了一口气:[可悲!可叹!人生就是突不破这个情关。]

舍利弗又问:[老师,您这段时间都没有出门,您怎么知道这些事情?]他就说:[我不必离开这个地方,我看得到。]这样最后一口气断了。那时候舍利弗听了,非常的震惊:原来我的老师真的有神通,但是这种神通的功夫怎么没有传给我?开始心里很郁闷、很追悔,所以他就想:我应该要再去找老师。所以很用心一直要求道。

有一天在路上,看到一位形态庄严,安详举步的一位修行者。他为何令人看了就心生欢喜,好像看到曙光一般!所以不由自己,很恭敬地去问他:[到底你是修什么行?是什么样的宗教系统?你的师父是什么人?]这一位马胜比丘看到舍利弗那么地殷勤来问他,他就说:[一切因缘生,一切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舍利弗光是听到这一段背诵出来的偈文,突然间好像是醍醐灌顶,全身很轻安自在,很欢喜。这位马胜比丘虽然学佛还不久,竟然他的师父有这么高的智慧,说出这样的法。这不就是他的老师要往生之前突破不了的心理吗?这位马胜比丘,他的这位师父的智慧,说出这样的话,到底是何等人物呢?所以他很欢喜,问了佛陀现在的地址之后,赶快去找目犍连。

因为他们两个有过约定,说:[我若是得到最好的法,我一定会邀你。你若是得到,你一定要跟我说。]因此,舍利弗赶紧去告诉目犍连尊者,他在路上所遇到、所听到的偈文,让他很欢喜。目犍连只是听到舍利弗这样的转述,[一切因缘生,一切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只是听到这样,全身像是毛细孔都已经竖立起来了,他也欢喜。

两人觉得有这么好的法,有这样得道的大觉者,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师父,我们应该要赶快,带着我们的弟子去皈投这位大觉者释迦牟尼佛。就这样,两人来到佛陀的精舍,拜访佛陀,向佛陀表达皈依心意。

我们现在是在讲《法华经》,但是,只是跟大家举一个[比丘]的意义,我们应该要了解,比丘就是要有乞法的精神,我们时时用心乞法。我们要很感恩生活在这个大时代,我们能够付出无求,是净命。我们能够乞法,能够身心清净,能够福利人群,我们的心没有邪思邪念,自然就怖魔。我们没有去造恶,那就是破恶等等。这就是我们现在修行的好环境,只要看大家的心是不是有用在法上?

舍利弗只是听到两句话,[一切因缘生,一切因缘灭],只是听到这样,马胜比丘就要向他表明说:这不是我说的,这是[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看,听到[我佛大沙门],这两位智慧者,一位是智慧,一位是神通,你看他们都能生起这么欢喜的心。所以修行的德,只是让人这样转述所听过的法,甚至介绍有这个人,他就起欢喜心,当然这是修行的功德。所以人人要时时多用心。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安住愿力净佛国度
下一篇:传承无上大乘法
 立愿传佛律仪
 佛陀的心愿
 持戒莫缺漏
 集结大乘经典
 身心至诚行供养
 佛法大海 信为能入
 当愿众生行深妙道
 深心之所欲
 正信生善根方便教众生
 佛光普照心灵之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愚不可及[栏目:论语禅]
 相应60经 诗人经[栏目:相应部 1.诸天相应]
 人生导航者[栏目:禅林衲子心]
 佛教戒律与社会道德(释慧澈)[栏目:戒律学研究]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四四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什么是三无漏学?[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共造福业修庄严相[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