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四课 胜鬘夫人的十大受
 
{返回 佛光教科书 第三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201

 

  第十四课 胜鬘夫人的十大受
 

  胜鬘夫人是佛教的模范优婆夷,也是一位典范信女。她是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后唯一的掌上明珠,也是阿踰阇国友称王的妃子。因受父母薰陶,皈信佛法。然而其弟琉璃太子,却因心怀释迦族的仇恨,兴兵挞伐迦毗罗卫国,大灭释迦族人。如此「一树花开有两般」的因缘,实难意料。
  
  「胜鬘」之名,是由于波斯匿王没有子嗣,祈求得女,全国欢喜,供献宝花珍饰而得。含义有二:一言形胜,美貌绝轮,花色不如;二言德胜,聪慧利根,通敏易悟。其胜过世间宝物,故名为「胜鬘」。
  
  胜鬘夫人皈信佛陀后,对佛陀的敬礼赞歎,无以复加,并影响阿踰阇国友称王皈信佛教,二人共同以佛法教化人民,尤其重视儿童教育,凡是七岁以上儿童,定期召集进宫,授予教育,实是今日「儿童班」、「星期学校」、「童子军」的先驱。胜鬘夫人也非常重视妇女福利,教导妇女要注重胎教、相夫教子,尤其鼓励妇女将家庭建设成为一座乐园。
  
  一次,波斯匿王致函胜鬘回到舍卫国听闻佛陀说法。佛陀赞歎胜鬘对佛法的虔诚、信心,并授记胜鬘于二万阿僧只劫后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由此可知胜鬘在佛法的修证上,已达七地或八地的菩萨之位了。
  
  佛陀曾在舍卫国只园精舍宣说《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经中记载胜鬘夫人宣誓受持「十大受」,亦即「十大戒」、「十大弘誓」: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我所受的戒律,我绝对不再生起毁犯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一切尊长,我绝对不再生起一点轻慢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一切众生,我绝对不再生起一点瞋恚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他人福乐、美貌以及资生物品,我绝对不再生起嫉妒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我所有一切、所知一切,都愿布施,有人来求,我绝对没有悭吝不舍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我不为自己受蓄财物,凡所有一切,都是为了成就贫苦的众生。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不为自己而行四摄法,为了一切众生,我要以无爱染心,无厌足心,无罣碍心,摄受众生。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若是见到孤独、幽系、疾病、困苦的众生,我一定要设法以义饶益,令他们脱离苦难,我心才安。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若是见到一切损人利己的人事,我必维护正义,对这些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我愿摄受正法,终不忘失。
  
  此「十大受」与「三聚净戒」关系密切,前五者同于「摄律仪戒」,第六至第九为「饶益有情戒」,第十则是「摄善法戒」。除此十大弘誓外,胜鬘夫人又发了三大愿:第一、愿持正法的真义;第二、愿传正法于天下;第三、愿护正法于不坠。
  
  此经具有强烈的思辩组织和周全的理论基础,其宏广的修证内容和精湛的义理构思,可与《大宝积经》中的《妙慧童女经》相互媲美。
  
  《胜鬘经》在印度和中国佛教史上,皆占有重要地位,被佛教学者视为「如来藏缘起论」代表作。本经亦具有承上启下作用,即上承《法华经》「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和《华严经》「净心妙有」思想,巧妙地结合此二部经的精神;下启瑜伽行派《解深密经》阿赖耶识缘起论,对如来藏「在缠中」的论述,促使《解深密经》重视阿赖耶识开展杂染世界的研讨。
  
  这位有「七觉妙鬘」之德的胜鬘夫人,她修一乘行,弘一乘教,是以功德鬘庄严一乘的佛果。我们不禁要赞歎伟大的信女「胜鬘菩萨」!

 


{返回 佛光教科书 第三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五课 《维摩经》与维摩
下一篇: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三课 千部论师世亲菩萨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九课 菩萨道的经论介绍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四课 胜鬘夫人的十大受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三课 千部论师世亲菩萨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二课 菩萨道的实践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六课 童男与童女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二十一课 圆满菩萨道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二课 唯识家无著大师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三课 菩萨道的次第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八课 现代菩萨的风姿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四课 观世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戒律与僧团教育[栏目:戒律学研究]
 学到用时方恨少[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评同治新政考[栏目:太虚法师]
 婚外情[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两足尊与世雄福德二足尊[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中国人的核心思想是礼,礼是怎样的位置?[栏目:教育孝道·净空法师问答]
 屠夫真言讲记八[栏目:屠夫真言讲记]
 永嘉证道歌·止观颂 三 毗婆舍那颂[栏目:禅门修证指要]
 141.问曰:若除佛更无如实知者,二乘云何得涅槃?大菩萨得无生忍?[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相应59经 青瘀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