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对外道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应该如何做?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86

问:请师父慈悲开示,对外道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应该如何做?

答:在家修行的人不可避免要与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跟我们有着同样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我想避免矛盾冲突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从基本人性出发去与人交往、沟通。在宗教、性别、职业、社会地位等等不同的背后,大家都是人,都希望被理解、被关怀,都希求快乐,不想遭受痛苦。先认识到这一点,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内心的容量,对众生慢慢地由衷地生起亲切感,愿意去感受他们的快乐、悲伤、孤独,愿意去谅解、去帮助。这在我看来是佛教徒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应首先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再谈如何与外道相处。没有内心的开放和悲悯,我们无法突破自身的局限,也很难切实地利益有情。

一个人不论他的宗教信仰为何,在大乘佛教徒看来,他都具有佛性,有着与诸佛菩萨一样清净无染的本性。我们应该平等恭敬,不轻慢排斥众生。

能与志同道合的人相处,在闻思修上互相帮助,自然是再好不过,但如果不得不跟信仰与己不同的人交往,我们仍然可以做到在尊重其信仰、关怀其需求的同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修行。恭敬不等于随学,对人有礼貌不一定就要拜其为师。

至于弘扬佛法的问题,这要看因缘。智慧不够的话,是很难判断因缘的,所以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智慧。如何提高呢?闻思修。初学者安静下来,好好闻思修行,就是在弘扬佛法。好的修行人,他的寂静调柔,可以感动人心,令人对佛法生起信心。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若他人回报你的慈悲以冷漠、不关心甚至厌恶,何以我们收获的是安乐?
下一篇:我非常想学一些临终的引导,但却不知从何而学?
 跨越时空的因果对现世有什么意义?如何起到断恶行善的警示?
 不动己心,何来慈悲之心?不乱他心,何以传播佛教教义,普渡众生?..
 为什么要消除痛苦呢?我觉得痛苦和快乐一样,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都值得去..
 放生一定要按照仪轨来进行吗?
 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
 放生后的动物吃掉了其它动物,这是我们的过失吗?
 "常有相续轮"观点佛法是恒时存在的,又怎会有八无暇中"佛不出世"这段时..
 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人们介绍佛教,您会如何介绍?
 对菜市场上一些将要被宰杀的动物,我们在无法救度的情况下施以甘露水有意义..
 放生的意义是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17经 导向一切处经[栏目:相应部 52.阿那律相应]
 耳根圆通章 第十九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