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所谓诸法空相,那极乐世界这些花语妙香、金沙宝树又有什么可向往的呢?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38

问:所谓诸法空相,那极乐世界这些花语妙香、金沙宝树又有什么可向往的呢?

答:众生的根器、因缘不同,所以佛陀因材施教,传授八万四千法门,使不同特质、偏好的众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解脱之法。有的众生更容易对讲解空性的法门生起欢喜信心,佛陀便教他们“诸法空相”的道理,从“空”悟入实相;有的众生更容易对净土法门生起欢喜信心,佛陀便教他们念佛求生净土。“空”也好,“净土”也好,都是方便、手段,都是指月的那根手指,你若能顺着手指所指的方向看到月亮,就好了,何必纠结这手指是胖是瘦。

其次,空性不是指断灭,不是要守着一个“空洞洞”。《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看,佛陀并没有教我们学了一个“空”就抱着这个“空”的概念不放,什么也不做,什么也看不上。“色即是空”,极乐世界是空性的,向往净土之心也是空性的,而“空即是色”,空性不坏显现,空性与极乐世界、求生净土丝毫也不矛盾。

只有圆满无上正等觉的佛陀,才真正跳出了因果的牢笼,自由自在。佛陀虽然不作意世俗因果,但在众生面前又自然不逾越世俗因果的规律。而我们这样的凡夫,完全受因果的支配,更应该谨慎取舍因果,尊重因果的规律。对阿弥陀佛有信心,发愿往生净土,因缘具足就能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一般人仅仅听闻空性的道理,没有实际的修证,烦恼不会自动清除。如果对佛没有信心,也不发愿往生,自己也没有清净业障、尽除烦恼,那么就只好继续在六道中轮回。因果就是这样,不会错乱。在见解上,我们不怕高卓;在行为上,我们要敬畏因果。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才能往生极乐净土呢?念佛做得到吗?
下一篇:若极乐世界如上师所描述那样美好,是否又给了众生另一执念,对极乐世界的执念?
 为什么信仰佛教的许多人拿很多钱去放生,而很少看到他们拿钱去帮助那些现世..
 违缘是顺其自然还是当断则断?
 不动己心,何来慈悲之心?不乱他心,何以传播佛教教义,普渡众生?..
 若极乐世界如上师所描述那样美好,是否又给了众生另一执念,对极乐世界的执..
 念佛时如何做到心定,静心。心无杂念的境界好难啊!
 为什么要消除痛苦呢?我觉得痛苦和快乐一样,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都值得去..
 佛教徒吃素就是在护生,又何必那样强调放生,是不是太执著于形式了?..
 怎样放生能具足六度?
 遇到乞丐,想布施又怕被骗,不知该怎么办?
 母鱼肚子里的鱼子有没有生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十疑论》浅讲 陈瓘 后序[栏目:林克智居士]
 摄类学 一[栏目:摄类学讲记]
 钵水如心(邹相)[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Buddhism for the Future[栏目:Buddhist Article]
 有亡者需要我们助念,但是和晚课时间冲突了,怎么办?哪个更重要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当醒来的时候[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醒梦辩论歌 思考题[栏目:醒梦辩论歌]
 宽恕让未来变得开阔[栏目:包容的智慧]
 1983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唐 法照述)[栏目:净土宗人之著作]
 信心欢喜的重要性[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