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什么不发愿继续在娑婆世界积累资粮护持佛法呢?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55

问:为了和我一样饱受烦恼恶业折磨的如母有情,我为什么不发愿继续在娑婆世界积累资粮护持佛法呢?虽然可能会风险高,但是这却是佛陀教导我们的道理啊。

答:继续在娑婆世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菩萨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出于悲心,乘愿力、神通入轮回救度众生;一种是凡夫循业流转,因业力牵引不得出轮回。如果是自己已解脱了烦恼束缚,有能力跳出轮回,而由于悲心仍然发愿在娑婆世界积累资粮、护持佛法,那是菩萨的愿行,我由衷地赞叹随喜。如果自己还没有解脱烦恼,也不发愿往生,完全是因为业力而流转轮回,自己的烦恼恶业都还没办法清净,又怎么去教别人有效地对治烦恼?学佛不是纯粹的搞学问,就算佛学知识丰富,知道去除烦恼的整套方法,但自己若没有实践、亲证,是很难指导、帮助别人的,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下河救人,人救不了,自己还需要救援,因为不谙水性,甚至可能把别人往深水里拖。
    流转轮回不像一般想象的那样简单有趣。今生为人,来世不一定能继续做人,很可能会堕落到三恶道中。一旦投生恶道,想积累资粮、断恶行善就非常难了。饿鬼道、地狱道不用说,我们现量可见的旁生道中,绝大部分旁生都是以杀生度日的,像海洋中有的大鱼一顿饭要吃掉几吨小鱼,小鱼一顿要吃掉无数的浮游生物。一个个都是杀业累累。即使福报浅薄到只能投生到永远见不到亮光、冰冷漆黑的海洋深处,或者炙热的火山熔浆里,无时无刻不遭受冰火的酷刑,这些旁生仍然只是醉心于彼此争斗杀害,你死我活,心相续中满是贪婪、嗔恨。它们生来如此,别无选择。相比之下,做人实在太幸运了,因为人就算再潦倒、再走投无路,也还是可以选择不杀生、不造恶业,而仍能活命。
    投生人道也并非像有些佛子以为的那样,轻易就能忆起宿命,在前世修行的基础上继续今生的修行,积累资粮。菩萨尚有隔阴之迷,我们凡夫经过十月住胎的剧烈痛苦,基本都会把前世忘干净。况且投生人道有可能投生到边地、业际颠倒之处,或感得喑哑残缺之身等,总之想再具足十八暇满修学佛法,并不容易。
    佛陀教我们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就是因为大多数众生不能在一世之内通过修行尽除烦恼,所以要往生净土,出轮回,得不退转,再接再厉修行,直至圆满佛果。在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授记的菩萨,都能于须臾间前往无量佛世界,恭敬供养诸佛,迅速积累福慧资粮;都能化身无数百俱胝,以慈悲善巧救度、引导无边无际为烦恼所迫的有情众生。
    认为发菩提心就是发愿流转轮回救度众生,可以说是对菩提心的一种误读。佛陀教导我们发菩提心,是为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解脱,而发愿证得佛果。愿菩提心有三种:国王般的发心、船夫般的发心、牧童般的发心,这三种发心虽有差别,但都发愿圆满觉悟、证得佛果,没有哪一种发心是立志循业流转的。佛经有云:“若自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大乘佛子发愿在娑婆世界积累资粮、护持佛法、救度如母有情,这很好,但自己先要努力解脱烦恼,才能给众生切实带来暂时和究竟的利益。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到内心的力量,还是在寻求庇佑,诉求各自的欲望?
下一篇:不动己心,何来慈悲之心?不乱他心,何以传播佛教教义,普渡众生?
 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到内心的力量,还是在寻求庇佑,诉求各自的欲望?..
 遇到捕杀放生动物的人,怎么办?
 遇到乞丐,想布施又怕被骗,不知该怎么办?
 对外道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应该如何做?
 违缘是顺其自然还是当断则断?
 集体共修放生的意义?
 知道我学佛的好友越来越多了,很多都劝我回头是岸...
 劝杀生的人转行,却害了人家生计,爱畜生不爱人,似乎不合情理?
 有的上师在带领弟子放生时将系解脱搁放在所放生命的头上加持,这样有什么意..
 吃素与放生的关系怎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玄奘精神 第31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2)[栏目:玄奘精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70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相应73经 六触处经第三[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第二章 家庭与婚姻 第一节 夫妻和谐之道[栏目:佛法与婚姻]
 06-084菩萨戒的心戒[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尝味之前 Flavours Not Tasted Before[栏目:摩罗迦子经讲记·马哈希西亚多]
 劝父母念佛[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义叟免难[栏目:纪文达公笔记摘要·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
 The Giddy Fish[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初行者的信心是不稳固的[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