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果一切唯心,上师也是心的自现,为什么还要报答师恩?既然心外无有众生可度,还需要发菩提心吗?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51
问:如果一切唯心,上师也是心的自现,为什么还要报答师恩?既然心外无有众生可度,还需要发菩提心吗?
 
答:三界是唯心,但现相上不是唯心。
 
这个道理,《中观庄严论释》等大乘论典中讲得比较清楚:从名言实相来讲,三界都是唯心所现;但从名言现相而言,包括唯识宗的论师们,也不承认除了自己以外的屋子不存在、除了自己以外不同业感的众生不存在。
 
所以,这个过失是没有的,只要多看一些《中观庄严论释》等大乘论典,里面讲得非常广。如果分开现相和实相,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回答。其实不要说中观,连因明也不承认现相是自己的心。
 
《闲谈问答录2》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光盘做成转经轮,功德会更大吗?
下一篇:日食、月食时,修善法的功德极大,这种说法对吗?
 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在不断下降...我们应该怎样运用佛教思想去教育人们,..
 经历是“加法”,修行却是“减法”,我们要不断地放下、再放下……您觉得这..
 在修持佛法的过程中,专修金刚萨埵可不可以?这对现世和未来有什么好处?..
 如何寻找前世的印迹?
 我先修显宗,后修密宗,或者显密同时修,会不会影响修行的效果呢?..
 随理唯识和数论外道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上师的一切智慧融入自己的相续?
 在藏传佛教中,是怎么观察嗔恨心的?
 是不是把佛当作一个可以学习的对象?
 识和智有什么差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手足情深,争相赴死[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丁香园[栏目:达照法师随笔]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60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美术与佛学[栏目:太虚法师]
 佛典选读[栏目: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打坐修心[栏目:传喜法师·微教言]
 解脱的真正含义[栏目:雪漠]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 正知正念 第六十二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摄大乘论 第119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漫说《杂阿含》(卷三)~F 第66经(生经)、67经(乐经)、68经(六入处经)[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