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世间上的慈善事业不一定以菩提心摄持,这是否都成了“魔业”?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36

问:《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行诸善根,是名魔业。”那世间上的慈善事业不一定以菩提心摄持,这是否都成了“魔业”?

答:《华严经》的这个教证,是从大乘角度来讲的。大乘佛法必须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如果忘失了菩提心,始终以自利的心态来行持善法,那跟魔的事业没什么差别。因为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最大的违品就是自私自利。但从小乘或基本的佛教概念来讲,不具足菩提心的行持善法,也不一定都是魔业。

不管怎么样,严格来说,弘扬大乘佛法时,如果离开了菩提心,而是为了世间八法来做一些慈善事业,实际上跟魔业没有两样,因为这种心态与利他心没有任何关联。

《闲谈问答录2》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位学员因学《入行论》而对佛法生起极大信心...遭到父母极力反对...
下一篇:有些居士的佛堂里,老鼠闹得很凶,把供佛的水果都吃了。赶也赶不走,这该怎么办?
 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得到传承?
 我听说禅宗是只修法身,密宗是法报化三身都修,不知道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有些修行人在每个道场待的时间都不长,心里总以为可能其他道场更殊胜,于是..
 有居士在绕佛塔时,左绕感到身心轻松,右绕觉得有压力,不是很舒服,这是什..
 用什么方法来驳斥,说你不是在梦中?
 大量的仪轨...修持护法、本尊等...这些是不是真正的佛教呢?..
 我们常说这是共业所致。请问,我们看到的都是恶业方面的共业,那在善业方面..
 “分别的智慧”与“无分别的智慧”有什么样的关系?
 金刚道友不和睦,会不会影响上师长久住世?
 常常看见关于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出家的报道,心里有些好奇,佛教到底可以教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佛陀是否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前途?[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Religious Activity[栏目:Shunryu Suzuki]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六卷[栏目:圆瑛法师]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一章:心之概要[栏目:菩提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