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人说,如果生活很优越,说明前世积累了很多福报,这一辈子应该精进修行。如果各方面比别人差,也应精进修行,消除前世的业力?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71

问:有人说,如果生活很优越,说明前世积累了很多福报,这一辈子应该精进修行。如果各方面比别人差,也应精进修行,消除前世的业力?

上师答:是这样。但佛教不是宿命论,今生并非完全受前世支配。我读过《展望二十一世纪》——英国博士汤因比和池田大师的对话。但我不太认同其中佛教对命运的观点:今生的果完全出自前世的因。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因和缘。比如种子是近取因,还需水分、阳光、肥料等次要的缘,才能发芽。前世因与后世果之间,有近取因(根本因)的关系;今世的行为及其它一些因素,则是俱有缘(次要的因)。

因果是一门复杂而甚深的学科,不是一两句话、轻而易举就能概括的。在尚未明白之前,一定要以公平、客观的态度潜心研究。今生的快乐虽然与前世密不可分,但今生所作的善和恶,也正在创造它们的果。

就像我们种下毒药,毒的自性终究会发芽;如果耕种妙药,则会长出药树、药果和药花。在取舍因果的时候,不要轻易践踏因果的自然规律。

——“青年佛教学术研讨会”问答集锦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陀已成就圆满佛果,是否还会受报?
下一篇:我想问梵高的艺术境界已达到了一种极致,那他能不能感悟一些佛理呢?
 怎样才能使我的情绪不会过多被环境影响呢?
 在工作中大家一起贪污受贿...我学佛怎么办?
 怎样以理证成立“一切众生皆为我们的父母”?
 我读过一些佛经,只是从语言文字层面接触了佛教。请问,应该怎样去实修呢?..
 我见过很多佛教徒热心劝人学佛,但他们的方式让年轻人无法接受.....
 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宗教或政治,都是以民众为基础的,佛教未来若想被广泛接受..
 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才能达至幸福和得到之间的平衡?
 佛法里讲“福自我求,命自我造”,我想知道,命运到底能不能改变呢?..
 如果选择节制欲望,那么,还承不承认经济发展对人类幸福的贡献?
 夏天到了,到处可见一些小含生,除了为它们念玛尼、洒甘露水,还可以做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二期 第七天 正念分明西方去[栏目:智谕法师]
 经典禅诗 第十章 名僧禅诗欣赏 三、拾得禅诗[栏目:吴言生教授]
 谁说只有净土宗才是修净土[栏目:怡僧法师]
 损毁的架子[栏目: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