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悲心或恶心本身也是空的,既然如此,又何必执著善恶呢?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88

问:还有一对概念是“色”和“空”,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如果色是空的,比如说蚂蚁,蚂蚁这个色既然是空的,为什么还有对它生慈悲心或恶心的区别?再说,慈悲心或恶心本身也是空的,既然如此,又何必执著善恶呢?

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中观的基本思想,也是《心经》的核心内容,以前我讲《心经》时曾解释过。所谓“色”,也就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它的体是空的,这一点,以中观理论可以推证。但这是站在实相角度上讲的,也就是说,在佛菩萨的境界面前、在万法的本体这一层面上,色和空无二无别。然而,从现相的角度、在我们世俗的一般显现面前,色不是空,空也不是色。所以,对于实相和现相,一定要分开层次理解。

这样的理解,其实与量子力学的分析是一致的。在量子力学中,观察瓶子时,它的本质上是分子、夸克、亚夸克……但在显现上,也就是说,当用眼睛看的时候,我们看见的是不是亚夸克呢?不是,而是瓶子。那为什么眼睛看不到亚夸克呢?因为这是两种概念、两种层次,不能混为一谈。

同样,当我们用眼看见某个众生时,比如说蚂蚁,虽然它的本体是空性,但我们还没有证悟空性之前,应该跟随众生器界的显现来修行。怎么修呢?你看到的是蚂蚁,蚂蚁有苦乐,我们就缘它的苦乐修慈悲心。虽然慈悲心或恶心的本体也是空,但在显现中,善和恶会导致不同的果报,所以要断恶、要修善。

就像那个瓶子,你不能因为它是亚夸克组成的,就不相信瓶子存在而把它扔了。扔了的话,没有瓶子就不能喝水了,同样,不取舍因果的话,就只有感受痛苦了,这是世俗层面的规律,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脱离不开这个规律。所以,现相和实相要分开。

在这个道理上,如果对佛教有全面的了解,理解起来会比较圆融。否则的话,不是满腹疑惑,就是轻易判断,甚至排斥,这都是不科学的。科学之所以被人认可,一位科学家在报告中说,它要具备三大特性,同时他认为,佛教也完全具备这三大特性。可见,佛教也是科学的,只不过有些问题要深入研究才会懂。

香港科技大学问答『2011年11月24日晚上』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家讲“生死轮回”、“前世后世”,但我从小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不知道该怎么理解这些道理?
下一篇:佛教里有“相”和“心”这对概念,请问“相由心生”是什么意思?
 藏传佛教在中观见的指导下,是如何将两种不同层面的内涵统一在般若中观的性..
 现代心理学如何看待佛教?
 上师应该如何对待在家弟子?上师与上师之间应保持什么关系?
 有人说,如果生活很优越,说明前世积累了很多福报,这一辈子应该精进修行。..
 做梦偷东西犯不犯盗戒?
 我听说藏传佛教中有吃肉的现象,但佛经里说“食肉者断大悲种”,请问师父,..
 我想问您:超越性的事物,占佛教思想的多大部分?为什么在你们的理解能力范..
 怎样断除我执、生起利他心?
 灵修中心应该开设哪些课程?选择哪些书籍?举办哪些活动?
 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我的我执并没有完全断除,到时是否依旧会满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五上 六 八正道[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以香比喻念佛功德——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栏目:传统香道]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六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入中论颂[栏目:五部大论专集·入中论·本颂]
 妙法莲华经讲记 卷七[栏目:智谕法师]
 虚空藏菩萨求闻持法[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智慧的去生活 四、女众弟子如何以正确的心态依止上师[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请您介绍一下:藏传佛教在内地及世界各地的弘扬情况,以及五明佛学院的教学近况?[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走在喜乐的大道上2[栏目:妙宝菩提心·嘎玛仁波切]
 投资报酬率最高的修行[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