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正分23 远五毒(5)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10

正分23 远五毒(5)

  ※【导读】

  在上偈中,作者先阐述了外境与心性的实相,接着再告诫我们在禅定专修时,应该藉由不作意“二取相”,而来对治无明愚痴;本颂则是告诫我们在日常生活的行事过程中,当“会遇悦意境”时,应该透过修习“如幻行”,而“不执实”、“断彼贪”,借以在后得位时对治无明愚痴。

  ※【释异】

  本颂最后两句有的译作“虽现美丽然无实,离贪著是佛子行”。前三句的藏文原义是:当(我们有幸)碰到了令人悦意的境遇时,(须知,它也只是)犹如夏季的彩虹所显出的美丽一般。(面对这种悦意之境,)但却不视为真实,并(因此而)断除(对它的)贪著。由此观之,藏文的第三句中间,省略了“面对这种幻现的美丽”,并且暗中转换了主语,因而,本句的汉译具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句“虽现美丽然无实”的译法,是将“不视为真实”的主语“会遇悦意境者”,转换成“然无实”的主语“悦意境”;但在第三、四句间表并列关系的“薪”[■]字却不好处理了,因此,“但却不视为真实,并(因此而)断除(对它的)贪著”这层意思,就很难完整地翻译出来了。

  基于这种考虑,新译中将“虽现美丽”,权译为“虽见美丽”,使之随顺“不视为真实”的主语“会遇悦意境者”,这样的话,既可理顺第三句自身的前后关系,也可以兼顾三、四句间的并列关系;而且,“见”字在古汉语中也有“现”的意思,所以,读者也可随顺藏文原义,理解出“显现”之义。因此,第三、四句新译译作“虽见美丽不执实,且断彼贪佛子行”。


  诸苦犹如梦子死,

  妄执实有徒增恼,

  故于遭受违缘时,

  当视为妄佛子行。

  各种各样的痛苦,

  (其实,)

  都是像梦中(梦出)的儿子

  (又在梦中)死去了一样(虚妄不实);

  (而愚迷的凡夫们,却)将虚妄的幻相

  (错误地)执以为实了,因此,就(雪上加霜般地)

  (徒增了无量心灵的)疲惫和忧恼。

  由此可见,当(我们)遭受

  (各种)不顺缘时,

  应(把它们)看成是虚妄的,

  (有关这一点儿,)

  是佛子(们)所应实践的。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分24 远五毒(5)
下一篇:正分22 远五毒(5)
 正分34 佛子当力戒者(4)
 正分1 道前基础(1)
 附录
 序分B 作颂因由
 序分A 归敬颂 赞礼上师及本尊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目录
 正分14 不舍愿菩提心(3)
 正分8 共下士道 弃恶向善
 正分17 不舍愿菩提心(6)
 正分2 道前基础(2)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空含容一切,贯穿一切,如何体会贯穿的含义呢?[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2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玄奘精神 第38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2)[栏目:玄奘精神]
 六道中只有人能学佛修行,龙族是属于傍生道的,龙宫里为什么还有佛经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一七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菩萨慈悲勇担众生业[栏目:传喜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六八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七集]
 一切唯心造[栏目:南亭法师]
 施舍与交换[栏目:佛网文摘]
 心灵的资粮 - 法的战争[栏目:阿姜查禅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