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正分23 远五毒(5)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38

正分23 远五毒(5)

  ※【导读】

  在上偈中,作者先阐述了外境与心性的实相,接着再告诫我们在禅定专修时,应该藉由不作意“二取相”,而来对治无明愚痴;本颂则是告诫我们在日常生活的行事过程中,当“会遇悦意境”时,应该透过修习“如幻行”,而“不执实”、“断彼贪”,借以在后得位时对治无明愚痴。

  ※【释异】

  本颂最后两句有的译作“虽现美丽然无实,离贪著是佛子行”。前三句的藏文原义是:当(我们有幸)碰到了令人悦意的境遇时,(须知,它也只是)犹如夏季的彩虹所显出的美丽一般。(面对这种悦意之境,)但却不视为真实,并(因此而)断除(对它的)贪著。由此观之,藏文的第三句中间,省略了“面对这种幻现的美丽”,并且暗中转换了主语,因而,本句的汉译具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句“虽现美丽然无实”的译法,是将“不视为真实”的主语“会遇悦意境者”,转换成“然无实”的主语“悦意境”;但在第三、四句间表并列关系的“薪”[■]字却不好处理了,因此,“但却不视为真实,并(因此而)断除(对它的)贪著”这层意思,就很难完整地翻译出来了。

  基于这种考虑,新译中将“虽现美丽”,权译为“虽见美丽”,使之随顺“不视为真实”的主语“会遇悦意境者”,这样的话,既可理顺第三句自身的前后关系,也可以兼顾三、四句间的并列关系;而且,“见”字在古汉语中也有“现”的意思,所以,读者也可随顺藏文原义,理解出“显现”之义。因此,第三、四句新译译作“虽见美丽不执实,且断彼贪佛子行”。


  诸苦犹如梦子死,

  妄执实有徒增恼,

  故于遭受违缘时,

  当视为妄佛子行。

  各种各样的痛苦,

  (其实,)

  都是像梦中(梦出)的儿子

  (又在梦中)死去了一样(虚妄不实);

  (而愚迷的凡夫们,却)将虚妄的幻相

  (错误地)执以为实了,因此,就(雪上加霜般地)

  (徒增了无量心灵的)疲惫和忧恼。

  由此可见,当(我们)遭受

  (各种)不顺缘时,

  应(把它们)看成是虚妄的,

  (有关这一点儿,)

  是佛子(们)所应实践的。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分24 远五毒(5)
下一篇:正分22 远五毒(5)
 正分6 道前基础(6)
 正分35 佛子当力行者 速灭烦恼
 正分29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5)
 正分4 道前基础(4)
 正分33 佛子当力戒者(3)
 《佛子行三十七颂》译释凡例
 正分12 不舍愿菩提心(1)
 正分17 不舍愿菩提心(6)
 正分34 佛子当力戒者(4)
 正分22-24 总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要被名闻利养害了[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十一章[栏目:四十二章经讲记]
 见性成佛 第二十七天[栏目:如本法师]
 如有佛像或佛字,印在香盒上或里边的纸上,这佛像和字怎么处理为妥?[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学眨眼睛[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佛教入门 十三·缘起的人生宇宙[栏目:佛教入门]
 自己皈依多年,但一直没有机会系统听闻佛法,偶有片言只语的了解,也夹杂着自己的分别念。对佛法和人生,心..[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发心与定位[栏目:仁焕法师]
 何谓四不共加行[栏目:泰·锡度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