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正分30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6)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40

正分30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6)

  ※【导读】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前五度”须依般若为眼、靠胜慧“善道”,方名为“度”;否则,便不成其为“波罗蜜多”,便不能“到彼岸”而获得圆满菩提。

  本颂第三句说“故应具巧离三轮”,这里所谓的“巧”,是指除“慧度”以外的各种“善巧方便”。诸如暇满难得、寿命无常、业果不虚、轮回过患、慈心、悲心、愿菩提心、密教的下三部、无上瑜伽部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中的有相圆满次第等,都属于“方便道”,都在此“巧”之列,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行菩提心中的“前五度”;“离三轮”,则是指不妄思能、所、事件的“三轮体空”的清净胜慧,详见简注7。

  总之,“具巧离三轮”,指的就是方便道与智慧道应该互相融合、互为依托、不偏不倚、双运双融。经中说远离智慧的方便,则受缚于“方便”,而不能解脱生死轮回;远离方便的智慧,则受缚于“智慧”,而不能入世度生;方便智慧和合双运,则可“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成就“无住涅槃”而获得究竟圆满的觉悟。

  ※【释异】

  本颂第二句,有的译作“正等觉佛不能成”,而藏文原义则是“圆满菩提不能成”。这个“圆满菩提”,指的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究竟的觉悟、最终的觉悟。两种译法虽然差异不大,但“正等觉佛”似乎比较人格化点儿;而“圆满菩提”,则比较事理化点儿。若不是迁就藏文原义,其实“正等觉佛”的译法,反而觉得更能贴近人心、更加亲切一些。

  其他个别字词的重译,无关大局,故不再一一赘述其因。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分31-35 总论
下一篇:正分29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5)
 结分D 回向作此《佛子行颂》之善根
 正分29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5)
 结分C 祈恕偈(3)
 《佛子行三十七颂》译释凡例
 序分A 归敬颂 赞礼上师及本尊
 正分37 结行 回向所作善根
 正分23 远五毒(5)
 正分2 道前基础(2)
 正分30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6)
 正分28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4)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慧思对禅宗创立的作用与影响(徐仪明)[栏目:慧思大师思想研究]
 致觉行者 五 此时此地当下见法[栏目:隆波田禅师]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二十一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运用思想发挥智慧[栏目:白云禅师]
 太虚大师与闽南佛学院[栏目:太虚法师]
 《金刚经》释义 祈请[栏目:法界法师]
 隨缘自在 第二章 人生智慧[栏目:达观法师]
 真爱与慈悲[栏目:修行笔记]
 自在非他在[栏目:宣化上人]
 《入菩萨行》讲解 第二品 忏悔罪业[栏目:久美多杰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