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正分32 佛子当力戒者(2)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92

正分32 佛子当力戒者(2)

  ※【导读】

  “说他佛子过”,往往都是“因惑”引起的,而非对方真有多大不对之处。这就如同身着不净之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闻到一股怪味儿,而却不停地埋怨别人味道不对一样;由于烦恼的缘故,我们也往往经常只是闻到他人有着这样那样的“味道”,而不晓得这是源于自己我执不净的怪味儿。这也像东坡居士与佛印禅师的那段公案一样,东坡心秽故,定中见佛印如粪;而佛印心净故,定中则见东坡似佛。

  因为烦恼的缘故,而说其他佛子的过错,其罪之大,简直不可思议。有关这一方面,大乘经论中多有阐述,大家不妨参阅《华严经》、《入菩萨行论》等,深信因果且信佛语不虚者,都不会不怵目惊心,而戒惕谨慎。

  菩萨密行不可思议,凭借我们的小聪小慧,实在难以辨认谁为真佛子,谁为大凡夫,所以,万全之策,便是把一切众生都要看成佛子,乃至等视如佛为妙。正如六祖所说得那样“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非我不非,我非即是左”,倘能如此行持,庶几不致有误矣。

  当然,依照律制,出于一种善良的心愿,而如法地规劝别人,自然不在“因惑说他佛子过”的范畴,而是佛法路上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高尚风范;在布萨时,知过不说、当谏不谏,只想作个圆滑的老好人,反而是严重的犯戒行为,此又不可不知也。

  ※【释异】

  本颂第一句“故于已入大乘者”,有的译作“故于大乘诸行者”。前者是直译,后者是意译;二者在文字与理解上都无不妥之处,但前者更倾向于藏文原文,故取前译。无碍大局,故谨供参考而已。


  利敬能使互争执,

  且损闻思实修事;

  故于亲友施主家,

  力断其贪佛子行。

  (当我们身处亲友、施主之家的时候,)

  由于利敬的缘故,

  不但会使互起争执,

  而且还会使闻、思、修的(佛法正)事

  变得衰弱下去。

  因此,断除对亲友、施主之家的贪著,

  (有关这一点儿,)

  是佛子(们)所应实践的。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分33 佛子当力戒者(3)
下一篇:正分31 佛子当力戒者(1)
 序分A 归敬颂 赞礼上师及本尊
 结分B 祈恕偈(2)
 正分25-30 总论
 正分36 总括前文 观心利生
 正分33 佛子当力戒者(3)
 正分18 远五毒(1)
 正分3 道前基础(3)
 正分6 道前基础(6)
 正分21 远五毒(4)
 正分26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2)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显密与四法[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金刚经注解》十五[栏目:涤华禅师]
 无常之中有平常[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福报的由来 三十、少说牢骚话,多说益众语[栏目:福报的由来]
 “信心铭”直解[栏目:耕云先生]
 身出舍利的道育、景超法师[栏目:舍利瑞应篇]
 The Bull Called Delightful (All Deserve Respect)[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成佛之道 11 大乘不共法 般若波罗蜜[栏目:厚观法师]
 孟兰盆经[栏目:白话佛经]
 不颠倒就是念佛[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