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不了解戒律,修行不会有结果
 
{返回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81
不了解戒律,修行不会有结果

  喝酒的人有时会说:"我就是戒不掉。"为何戒不掉呢?因为他们还不了解喝酒的弊害。若你不了解其弊害,就意味也不知戒酒的利益,修行将毫无结果,只是以游戏的态度在修行。但若你清楚地看见它的利弊,就无须等待别人告诉你它的一切。

  想想发现筌中有鱼的渔夫的故事,他晓得里面有东西,能听到它拍击的声音。他以为那是一尾鱼,便把手伸进筌里,却发现那是另一种动物。他看不到它,心中便揣测它可能是鳗鱼[3]或蛇。若丢掉可能会后悔,因它可能是鳗鱼;若是蛇的话,去捉就可能被咬。他陷入疑惑中,但欲望如此强烈,因此便伸手去捉,期望它是鳗鱼。然而,当他取出的那一刻,看见皮上的花纹,立刻就抛开它。他不必等人呼叫"那是蛇,快放手",看见蛇的那一幕比别人的警告更加管用。为什么?因为他看见危险--蛇会咬人!还需要别人告诉他要放手吗?同样的,若能修行直到看清楚事物的实相,我们就不会再与有害的事物纠缠不清。

  只谈不老和不死,培养不出正确的修行观

  人们通常不如此修行,不反省老、病与死,而只谈不老与不死,因此培养不出正确的修行观。他们前去闻法,但并未真地聆听。有时我应邀在重要集会开示,但那经常对我造成干扰。当我看聚集的人群时,我了解他们并未在闻法。有人满身酒味,有人在抽烟或聊天,看起来丝毫不像是信仰佛法的人。在这种地方讲话,成效可说微乎其微。那些放逸者心想:"他到底要讲到什么时候?这不能做,那不能做……"他们完全心不在焉。

  有时他们甚至为了客套而邀请我讲话:"法师,请给我们一段简短的开示。"他们不希望我谈太多--那可能会惹恼他们!我一听到这么说,就知道他们并不想听闻佛法,那会惹恼他们。若我只说几句话,他们是不会了解的。若你只吃很少的食物,那会饱吗?

  有时我正在讲话,刚准备进入主题,就会听到一些醉汉在大喊:"好了!让路!给法师让路,他现在要走了!"试图将我赶走!遇见这种人,能提供我很多省思的食粮,让我更加洞悉人性。就如瓶子已装满水,人却还要求更多,瓶子已无空间再容纳,倒再多水也只会无效地溢出来。这种人不值得浪费时间与精力去教导,因为他们的心已经满了。当人提不起精神来接受时,我也提不起精神去给予;若他们的瓶子还有空间装更多的水,则施者与受者都会获得利益。

  现在的开示慢慢变成这样,情况一直在恶化中。人们并不追求实相,他们研读只是为了寻找能谋生、养家糊口与照顾自己的知识,是为了生计而研读,并非为了法。现在的学生拥有更多知识,生活条件也比以往更好,每件事都更方便,但同时也拥有更多的迷妄与苦恼。为何会如此?因为他们只追求那种谋生的知识。

  甚至比丘们也是如此。有时我听到他们说:"我不是为了修法而出家,我是为了研究而成为比丘!"这是彻底自断修行之道,那是条死路。这些比丘只是根据记忆在教导,他们可以教一件事,心却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这种教导是不真实的。

  世间的情况就是如此。若你想单纯地生活,想修法与平静地生活,他们会说你怪异、反社会或阻碍社会进步,甚至会胁迫你。最后,你可能会开始相信他们而重新回到世俗的生活方式,一步步陷入世间,直到求出无门。有些人说:"我现在出不去,我已陷得太深!"这就是社会的趋势,它不认同法的价值。


{返回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了悟法即了悟自心
下一篇:了解如何修法,出家与否并不重要
 了悟法即了悟自心
 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修行的成果完全取决于自己
 阿姜查的教导风格
 阿姜查的弟子们向西方传法
 不知戒条就难免违犯
 不了解戒律,修行不会有结果
 觉知心,就可以获得清明
 不肯断恶,永远求不到功德
 阿姜查向阿姜曼请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五下 三 破除阶级的制度[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栏目:济群法师·微教言]
 九乘差别略义·出世间乘[栏目:郭元兴教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七三)[栏目:杂阿含经]
 年初发愿放生一年,祈愿母亲糖尿病病愈,现已见效[栏目:放生感应]
 《楞严经》见性思想探微(释常海)[栏目:心性思想研究]
 阳世有冤,阴司无枉[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