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智者自知
 
{返回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95
"智者自知"

  因此,我深思"智者自知"的教导,觉悟必须通过直接体验才会生起,研读法与律当然是正确的,但若只是研读则仍不足。在我开始修行前,对细微罪并不感兴趣,但修行之后,即使突吉罗罪也和波罗夷罪同样重要。先前看突吉罗罪似乎没什么,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到晚上就可忏悔罪过而清净,然后可能再次违犯。

  不过,这种忏悔是不清净的,因为你不会停止,你并未下定决心去改变,没有防护,未认知实相,也没有放下,只是一犯再犯。

  若心毫无疑惑,违犯当下就解除

  就胜义谛而言,事实上无须通过忏悔罪过的例行程序。若了解心是清净的,毫无疑惑,那些违犯当下就解除了。我们尚未清净,是因为还有疑惑,还在摇摆不定。我们并非真的清净,因此无法放下,关键是未看见自己。戒律犹如保护我们免于犯错的围墙,因此必须谨慎对应。

  若你尚未亲自了解戒律的真实价值,对你来说,它是困难的。在我到巴蓬寺之前的许多年,便决定放弃金钱,大部分的雨安居期间,我都在思考这件事。最后,我抓起钱包走向当时共住的一位摩诃比丘,将它放在他面前。

  "摩诃!请收下这笔钱。从今日起,只要我是比丘,就不会接受或手持金钱,你可以当我的见证人。"

  "收起来,朋友!学习过程中你可能会需要它。"他无意收下这笔钱,觉得很尴尬。

  "你为何要舍弃这些钱呢?"他问道。

  "你不用担心我,我已下定决心,昨晚就决定好了。"


{返回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了解害处,舍弃就不难
下一篇:不知戒条就难免违犯
 教法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正见与戒
 痛苦生起时别不理
 了解如何修法,出家与否并不重要
 只借由听闻,无法真的了解戒律
 研读与修行相辅相成
 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颠扑不破的因果法则
 建立森林修行体系
 保持离欲心,正确地了解戒律
 觉知心,就可以获得清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契理融和与契机创新[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十一讲[栏目:智敏上师]
 突破个人中心主义 4[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厌离生死 解脱苦恼──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栏目:高僧传记]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二十一卷[栏目:圆瑛法师]
 达摩祖师西来意[栏目:洪修平教授]
 天台佛学 第一章 天台佛学与西方哲学比较研究 二、天台佛学中的现象学色彩[栏目:曾其海教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六三○)[栏目:杂阿含经]
 内观与地球和平[栏目:郭耀华博士]
 生活与道德(下)[栏目:星云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