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不贫穷:修行不追求也不排斥富贵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70
佛法不贫穷:修行不追求也不排斥富贵

  很多人以为修学佛法就要过极端艰苦的生活,认为赚钱和学佛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其实,这种想法不切实际,钱财是世间宝,佛法是摩尼宝珠,是无上至宝。我们不能为了无上至宝而视世间宝为敝履,也不能做钱财的奴隶,为钱财而生烦恼。

  树立正知正见。很多人在钱财方面不自在的根源,就是对钱财缺乏真知灼见,这也成了修行的障碍。福慧双修,慧是解脱,福就是丰富,就是大富大贵。我们佛子的生活虽然不能追求富贵,但是也不应该排斥财富,关键是要善于运用财富。

  真正自在放下。放下心中对财富的贪心吝啬,做财富的主人翁,才是真正放下。如果为了表明放下,刻意追求贫穷,也是一种虚伪。对于现有的财富应秉持这样的态度:财富为我所用,而非我所有。

  钱财源于布施。布施的行为,布施的心态和对布施种种的智慧把握,如果能做到三轮体空,则功德无量,否则如同仰箭射虚空,箭落还自伤。

  世人都在追求财富,可是有些人就是得不到财富,反而还会被外境所转。财为五家共有,水、火、盗贼、国家、败家子。前三种你可以用购买保险的方式来规避风险,后两种你却没有办法应对。你想让你的财富增值,我劝你投资德行,那是一种永远不会亏损的生意,会福荫子孙,而且还会带到另外一个世界。

  福报来源德行。如果你有了良好的德行,势必会得到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东西,正所谓不求自得。我常对报怨缴税太多的朋友们说,你缴的税再多,也没有你余下的部分多,虽然一年缴了几万元的税,可是你余下的部分肯定是比税款多数倍的数目,况且缴纳税务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如果再报怨的话,就去吃低保,不用缴税,感觉如何?人要学会知足和感恩。

  古人真是有智慧,如果一个人做了坏事,就形容为缺德,那么他就什么也得不到了,因为缺少“得”嘛。古人还要厚德载物,德行深厚了,物质就来了。多么的形象生动。可是现在浮躁的人们已经不愿意去面信奉这些所谓的过时的哲理,这也 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之处。

  (作者: 陶熔 摘自《妙莲华》2009年第3期)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
下一篇:超脱轮回才会永恒的安乐
 原来怨是亲
 知心
 祈福的四种方法
 行看流水坐看云
 压力的定义
 佛法对心理问题的解决
 救你一命,救我一命
 生活的层次
 净化世界,从心开始
 荷花与污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驳《楞严》伪造说[栏目:南怀瑾居士]
 活动的庙[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关于晚课及金刚萨垛除障法的开示[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佛教是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二、无限生命无常观·识心修心智慧生[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略述台宗《十乘观法》[栏目:张秉全居士]
 “三界唯心”·圣言量·瞿波·月称[栏目:观清法师]
 显宗放生简易仪规一[栏目:显密放生仪轨汇集大全]
 请问可不可以给宠物做节育的手术?[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第十七则:聊斋倩娘现形记[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念佛报恩[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