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忍辱
 
{返回 觉醒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22
忍辱

  忍辱是佛菩萨具有的基本品格,也是一个佛弟子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佛陀往昔修行时曾被歌利王截割身体而毫无怨心,历代祖师也多以“难忍能忍”的苦行成为一代宗师。宋代临济宗高僧浮山法远禅师就是因忍辱之行而名垂千古。

  法远禅师(991—1067)是叶县(今河南叶县)归省禅师之法嗣,临济宗七世传人,俗姓王,河南郑州人。十七岁出家后,开始行脚参访,他先后参礼过汾阳善昭、叶县归省、大阳警玄、琅琊慧觉等诸大善知识,都蒙印可。

  法远禅师曾经与天衣义怀禅师率众同参叶县归省禅师。归省禅师一见他们,便大声呵斥道:“汝辈踏州县僧,来此何为?我那有闲饭养你闲汉呢?”骂完,要将他们赶走。众人都站在那里不动身。归省禅师很生气,于是拿水来,泼在他们的身上,他们仍然不走。这时,归省禅师又拿来香灰,撒在他们的身上。这时众人忍不住了,一个个怒不可遏,纷纷离开了,唯有法远与义怀二禅师仍端坐如故。

  归省禅师见他二人仍然不走,便问:“彼皆去矣,尔何故不去?”法远禅师道:“久慕和尚道德,不远千里而来,岂因一勺水、一把灰遽即去耶?”归省禅师道:“尔二人既真为佛法,此间缺典座,能为之否?”法远禅师道:“弟子愿为。”于是法远禅师便负责厨房,而义怀禅师则下参堂去了。

  归省禅师道场生活极为清苦。一日,归省禅师外出,大众不堪枯淡的生活,一致请求法远趁老和尚不在,煮一顿好粥,改善一下生活。法远心生怜悯,于是就煮了一锅六和粥。粥刚煮好,大众还未来得及享用,归省禅师就回来了。过堂完毕,归省禅师便把知事僧叫来,盘问道:“今日有施主设斋耶?”知事僧道:“没有。”归省禅师又问:“堂中有信众布施耶?”知事僧道:“没有。”归省禅师道:“如此,则此粥从何所得?”知事僧道:“问典座。”法远禅师便主动前来承认道:“吾见大众枯淡,实自为之。”归省禅师骂道:“尔如此好心,待他日为住持时,为之不晚。何得私盗常住物,做人情耶?”于是便令知事估计一下法远禅师的衣钵值几个钱,没收归为常住所有,以充粥钱。然后将法远禅师赶出山门。大众都为法远禅师再三求情,法远禅师也自己忏悔。可是,归省禅师坚决不留。大众又请来诸山长老及寺院大施主,一起前来乞求允许法远留下。归省禅师大怒道:“我道你不好,汝想以势位压我耶?速去!”无奈之下,法远便道:“如此则挂搭不敢望,但上堂时,容某一听法,足矣。”归省禅师点头同意了。

  法远于是晚上住在寺院外的走廊下,白天则到寺内听归省禅师讲法。一日,归省禅师下山,发现法远住在寺院外的走廊里,便盘问道:“尔住此几时矣?”法远禅师道:“已半年矣。”归省禅师又问:“还常住房钱否?”法远禅师道:“没有。”归省禅师呵斥道:“此住房尔何敢盗住?速须还他去!不尔,我当告官。”法远只好来到城中乞化,还了房费,从此以后便住在城里。尽管如此,法远禅师每次见到归省禅师,态度更加恭敬。

  归省禅师通过这一连串的考验,确知法远的忍辱波罗蜜已成,于是鸣钟告诉大众说:“叶县有古佛,汝等宜知之。”大众便问:“古佛是谁?”归省禅师道:“如远公,真古佛也。”大众一听,都惊诧不已,于是盛排香华,入城迎请法远禅师回山。归省禅师特地为法远升堂,面付佛法。

  法远禅师的忍辱精神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归省禅师不接受他挂单,骂他、打他、用水泼他,甚至罚他变卖衣单,补偿公款,他都默默承受。种种屈辱,都无法打退他千里求法的心愿,难怪最后连归省禅师都赞是“叶县古佛”了。当今的参学者,若食住待遇不好,便匆匆离开;若人情礼貌不周,则愤愤不平。与浮山法远的忍辱相比,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返回 觉醒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慈悲
下一篇:宽容
 回首如意
 略论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
 宽容
 “佛教文化与西藏社会和谐”——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贪欲过患
 佛教既是宗教又是文化
 发扬佛教奉献精神——以上海玉佛禅寺为例
 心念纯净,行走世间
 佛教的社会功能
 真禅法师“爱国爱教”思想管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祖故事 83、概说修持印长信,一函遍复利无穷[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一、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之差异[栏目:张曼涛教授]
 释迦牟尼佛传 第四十四章 特别的教化[栏目:释迦牟尼佛传]
 家庭主妇 Housewife[栏目:森林里的一棵树 A Tree in a Forest]
 生死大事之1:认识「能知与被知」[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十八[栏目:贤清法师]
 四七四 庵罗果本生谭[栏目:第十三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八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难关.苦关.痛关 Hurdles of Hardship, Suffering, and Pain[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234.问曰:涅槃是无量,何以言二乘所得有量?[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