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回首如意
 
{返回 觉醒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2

回首如意

     如意是佛门中一种法器,原为印度古时的爪杖,形状如云,或如手形,为背部瘙痒之用,以其能补手不能到之处,而搔抓如意,故称如意。如意的另一种用途是作为记事备忘之用的。据禅林象器笺说:“如意之制,盖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岂欲搔痒也?……今讲僧尚执之,多私记节文、祝辞于柄,备于忽忘,要时手执目对,如人之意,故名“如意”。
    在现代佛教丛林中,如意已经失去了其本来意义。而是在佛寺举行重大法会活动时,主法法师手持如意以示威仪,表达吉祥如意之意。
    如意作为一种法器,其头部是向回弯曲的,这是一种表法意义。意在告诉人们凡事要知道回首知足,只有回首了,才能如意,若不知道回首,便永远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如意也被人们称为回首如意。
    回首如意,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为人处世,都应当知道适时回首,“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就告诉我们,人生的痛苦烦恼常常是我们自己造作的,如果不知回头,就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祸害。所以,一个人减少自己的人生奢求,往往会使自己过得少欲知足,你的生活因此变得如意自在。
   其实,一个人活在世上都有欲望,人有欲望并不都是坏事,适度的欲望可以促人奋发向上,充满生活的信心。但欲望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变成永无止境的贪欲。在这种贪欲的指使下,人常会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做出种种损人利己的事,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痛苦。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在欲望膨胀之时,要知道回首,否则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你能做到及时回首了,你做任何事情才不会过分,你也才不会因实现不了自己的种种理想而难过。譬如说做官,官做得很大了,就不必要再往上升了,这时及时回头,过好当下的生活,你会觉得很如意。又如,财富都是人之所望,一个人发财发足了,也应该回首,不然钱财不仅会成为自己的累赘,而且还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祸患。
    回首如意警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做到极致,若达到极致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俗语云:“月盈必亏,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回首如意告诉我们,不论自己处于何种境地,都要回首知足。当你在为你目前的处境怨天尤人的时候,应当回首想想那些不如我们的人,这时我们就会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如意了。


{返回 觉醒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
下一篇:大千世界一禅床
 先恩师真禅长老圆寂15周年祭
 净心启福慧,禅门作津梁——深切缅怀一代高僧净慧长老
 常怀一颗平常心
 心念纯净,行走世间
 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
 主持学诚法师《中国佛教文化的社会责任》演讲有感
 人间净土
 真禅法师“爱国爱教”思想管窥
 发扬佛教奉献精神——以上海玉佛禅寺为例
 寻找心灵回归的港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谈在家戒二三事[栏目:在家律通说]
 三十三祖 慧能大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生命的定位——做极乐人[栏目:仁焕法师]
 安乐死...这对医生来说,是在造恶业,还是做了一件功德?[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普贤行愿颂讲记 三[栏目:隆莲法师]
 唯识宗概述(正如法师)[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Man Wounded by an Arrow[栏目:A Collection of Buddhist Stories]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一期 第六天 一切恭谨戒乘俱急[栏目:智谕法师]
 诸佛心子师心友[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心经》中的那些境界是菩萨们做的事,而我们还没有修到菩萨的境界,能看它吗?[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