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赞呗法器
佛教赞呗法器是指磬、木鱼、铛钶、铃铎、金刚杵等物。佛教赞呗法器通常在日常佛事活动中广泛使用。
一、磬、引磬
磬起源于我国古代,在虞舜时期,它便成为很重要的乐器了。当时的“磬”,是用玉料或石料琢磨而成的。根据《文献通考》考证,我国在南齐时代才有铁造的磬,到了梁代才有铜制的磬。初期使用玉料和石料所造的“磬”,是把石块磨成石片,形状如“矩”,中间折曲,两端低垂。
我国古代“磬”的种类很多,有玉磬、铁磬、铜磬、编磬、笙磬、颂磬、歌磬等。每一种磬,都是利用一枚到十六枚的石片或铁片组合而成的,这是由于利用石片或铁片的长短厚薄的差异,而发出不同的音律。如编磬,是用十六枚石片,按照十二种音律的次序,横列成上下两排而组成的。在印度佛教僧团中,各种发音法器都统称为“犍椎”或“犍稚”。所以,这是将中国原有的磬引进到佛教中,成为犍椎的一种。
从南北朝到唐代,寺院中使用的磬还是中国传统的扁磬。而现代寺院中所使用的圆磬,大约是在五代至北宋年间才出现的。佛教的“磬”,大致有圆磬(即大磬)、扁磬、小手磬(即引磬)三种。
圆磬是铜制钵盂形,放置在大殿的东边,在法会、课诵时由维那师击鸣的法器。大磬是用来指挥腔调,多半在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号等处敲击,如同乐队中指挥的指挥棒一般,而维那则如指挥,知法事的次序、音之高低。
扁磬,形状与云版相类似,常用石头或金属制成,悬挂在方丈院门廊的外面,作为通报之用。如果有客人想见方丈,知客僧鸣三下;报丧则鸣击四下。
小手磬,俗称为“引磬”,底部中央用一个钮来贯穿,附在一根木柄上,用小铁槌敲击。引磬的敲用,多半是在问讯、转身、礼拜及其他动作的场合,如晚课“蒙山施食”时,用引磬来指挥行者的动作。有时,引磬可以单独击鸣的法器,如早课念《吉祥天女咒》、晚课念回向文时。执持引磬的方法,左手执引磬槌的下端,右手抱住左手,平于胸,将引磬正对口部,所以称为“对口引磬”。敲击时,左手拿着,右手执磬槌敲击;或者仅用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指与手掌拿住,并且用食指与大拇指向上勾击。磬的声音清脆、悠扬,具有振醒昏迷的作用,体现着佛教庄严、肃穆、超尘、清净的形象。
磬是“犍槌”中的主脑,在寺僧集体行动时,由“维那”或“悦众”用它指挥大众进退起止,号令赞诵。
在大寺院、大丛林里,维那管用“大磬”,悦众持用“引磬”。上殿时:“悦众”一人或数人,站在维那(一人)身后,悦众等於是“维那”的部属。维那起腔,悦众接腔;维那转腔,悦众跟腔。他们必须声声响朗、字正腔圆,以防大众高低失准,参差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