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身只有一个,那这个法身到底是甲的还是乙的?
 
{返回 开愿法师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1

同修:既然所有都是一个法身,就是说甲也是一个法身,乙也是一个法身,法身只有一个,那这个法身到底是甲的还是乙的?

师:是一体的。比如说你看这个壶,你这样看它是一个圆的,如果你往下看,它是一个扁的。圆与扁,不是一个概念,那到底是圆的对,还是扁的对?你说这个壶是扁的,是对的,说明壶的体形是扁的;说是圆的,它也对。所以你说法身是甲的也对,是乙的也对。法身在甲那里可能是个圆的,在乙那里也有可能是扁的,因为你的角度不一样,所以变化出来的也不一样。 

法身是无所不能、无处不遍。就像大家形容上帝一样,假如上帝真正达到无所不能、无所不现、无处不在的话,那说的就是法身,是如来,佛门里面把这个事情解释得很清楚。

法身没有形相且无所不相,遍一切处。一切的万事万物,都是法身的显现,只不过法身遇到不同的缘分,变不同的身份而已。就像一杯水一样,水如果在零度以下,就结成冰状;如果在零度以上一百度以下,是液态的;那再把它加热,加到一百多度以上,它就变成蒸汽了。那你说这个水的本质到底是水、还是汽、还是冰?

法身也是一个道理。你说他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遇缘而变,主要看你遇到什么样的缘分而已。遇到善的,变成善缘;遇到恶的,变成恶缘。真正有变化的,是无常的。比如善人,总有一天这个善也会慢慢地变化,要么是更善,提升到更圆满,要么是遇到恶缘有下降。一个恶人,也会恶到一定程度以后没法再恶了,能恶的已经恶完了,他也会物极必反慢慢又善起来了。所以六道轮回是循环不停的,如果你不能超越,最高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能到八万大劫,也可以堕到阿鼻地狱、最深无量劫难里面受苦,这样不停地在转变。

我们建道场,无非是给众生传递这些真理而已。但众生执着,如果没有这个道场,感觉修行无从下手。如果大家都明白了,我们就不需要建道场了,在哪里不能修行呢?佛在菩提树下就开悟成佛了。那棵树本来叫毕钵罗树,以前也是一棵普通的树,因为佛在那树下打坐、悟道、证果了,所以改名叫菩提树。是众生执着,要建个金碧辉煌的法堂,把佛供在那里,这样他对佛就有信心了,认为进去以后佛就来加持他了。

众生初入佛门的时候都有个“相”在,但进去久了以后才知道,这种种的表法是为了让我们增强信念、增强信心,让我们的内心充满无穷的力量,把事做好,修行好,把我们自己提升上去,就对了。所以建道场、建寺院、塑佛像的功德在这个地方,是给不学佛的众生、给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众生增加信心的。当他们看到这么庄严的道场,就会觉得:“佛门这个佛太伟大了、太庄严了,我们太渺小了!”自己就有一种忏悔心:“佛值得我们恭敬!”恭敬心起来之后,和我们的真心相应,我们这个心就有机会、有能力开发出善的一面。如果一个人很傲慢,目中无人,你让他学一点东西他能学吗?不能。因为他已经目空一切了。没有傲慢,他才能学到东西。进入佛门,一看佛那么殊胜庄严,傲慢心就没了,恭敬心就起来了,佛对他就有摄受力了。

到最后,佛告诉你佛与众生是平等的,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烦恼、忧虑、迷茫把自己的真心困缚住了,才出现这么多痛苦、障碍。把这些都拂去以后,就像佛门里面一句著名的话:成佛后,山还是那一座山,水还是那一滩水,在佛眼里,他们是佛;在众生眼里,他们是众生。山是佛还是众生呢?既非佛也非众生,本来如是。这又深了,其实是讲,修到家以后就没有分别执着了——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滩水,佛还是那尊佛,你还是那个你,你也成佛了。

佛法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说佛法是“唯心”错了,是“唯物”也错了。佛法是什么?既唯心又唯物。唯心就是唯物,唯物就是唯心,不二。物就是心,心就是物。离开了物,没有地方表心;离开了心,你无法识别物。心物不二,是一如的、一体的。这样才讲得通。

否则的话你怎么讲?唯物?那如果你没有灵魂、没有知觉了,这个物你怎么认识啊?你说这是一个茶杯,谁教你的?从小父母教给的,你的脑子里面就被灌输这是茶杯,心里就记住了,再看到时就会说这是茶杯。你是先有心,还是先有这个茶杯?是因为脑子里先有这个印象了。那如果父母教你这个不叫茶杯,叫碗,从小到大都这么教你,别人也从来没有说它叫茶杯,你出门后肯定说这是碗。其实是同一个东西,叫的名称不同而已。这就是认知。在这个人的认知领域里说这是碗,他就说这是碗;那个人说这是茶杯,那这就是茶杯。到底谁对呢?都不对,也都不错。喝茶的时候,它是茶杯,那如果喝酒,没有杯子他们就拿这个去,它不是又成酒杯了吗?那到底它是茶杯还是酒杯呢?所以大家不要有执着分别。

(2010年7月24日在青岛给弥陀大愿护生师兄答疑)


{返回 开愿法师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报身、法身、应化身有什么区别呢?
下一篇:阿弥陀佛是只有一个还是很多?或者是复制的?
 我们周边的人一谈学佛,说那规矩太多了,还是基督教好学...
 亲人的祭日可以供肉、烧纸钱吗?家里以前是供香纸,现在学佛了怎么办呢?..
 什么叫成就?怎么才能不退转?
 摄心念佛,有的时候心摄不住,定不在佛号上,念一段时间就会打妄想,心守不..
 佛教教人明了生死,怎么理解呢?
 我现在做义工没时间诵经,是否会影响修行?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怎么理解?怎样正确持..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可以不跟人在面上去争论了,心里头还是会有一些埋怨的情绪...怎么样才能..
 家里设个佛堂,特请教师父,在哪个方位设佛堂比较合适,是坐北朝南,还是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临终助念,开示与念佛以何为主?[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僧宝论40、《出家的生活》 (第六章 守培法师论僧宝 之三)[栏目:僧宝论·明贤法师]
 玄奘——创造奇迹的中国人[栏目:玄奘研究]
 第九届夏令营 三归五戒开示[栏目:净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