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师父您说我们做事的过程,同时需要提起智慧的观照,怎么理解呢?
 
{返回 开愿法师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06

同修:师父您说我们做事的过程,同时需要提起智慧的观照,怎么理解呢?

师:这个智慧,不是你学来的。智慧和烦恼它是掺杂在一起的。你的烦恼少一分,你的智慧就多一分。就好比这一杯水,水本来是很清的,如果你滴了一滴红颜色的墨汁进去以后,水就变红了。水的本质红了没有?没有,本质没红。你要把这里面的分子分开以后,分子不是红的,只是它集中在一起现象是红色的,但是水清的还是清的。清水加上红色的颜色,我们众生分不清哪个是清水哪个是红色的颜色,就感觉都是红的。在这个情况下,你的智慧不见了,看到的全是烦恼,全是红色的。但是你这个红色的颜色淡一点了以后,你感觉淡了,清水的这个感觉有了;再淡一点,这个清水的感觉又有了。什么时候你这个红色的全部沉下去了,清水就出来了。这就是你的智慧本来就有。

同修:想提起智慧的观照,除了念佛号以外还有什么具体方法吗?通过念佛号就能够开悟,能够明白这些道理,这是什么原理呢?

师:来观苦、空、无常、无我——外面的世界是苦、空、无常的;自己,是无我的。这就是般若智慧的起步根源。没有嘛!没有,就是说烦恼是假的,因为外面一切的现象都是无常的,它当然是假的了。

烦恼是假的,首先这个理论已经建立了。你知道这个清水里面滴了一滴红墨水进去以后,这个红墨水是假的,没有污染到你这个清水,只是现在这个现象已经把这个水弄混了而已。这一点你知道了,然后你就会下手用时间、用方法把这个水混的沉下去,清的现出来。

你念佛,就是把你这个水不断地澄清的一个过程,越来越清,越来越纯,然后那个红色就下去了,纯净的这个清水就出来了。

同修:只是观这个道理,自己不断地感悟这个道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念佛号,我能够证悟吗?

师:能。

同修:那如果能的话,还要念这个佛号,算是一种执着吗?

师:执着。因为如果你的心已经在这个执着里面了,你没有一个“依”的话,肯定依的是烦恼,所以你只有依到“阿弥陀佛”这么一个一真的状态下,你才能够真正把苦、空、无常这个观念提起来。这就是对与错、善与恶的一种对比。你在没有成就之前还是有对立的。有对立,我念“阿弥陀佛”。佛教导我们是要智慧观,念佛是根,观是一个方法。你把你的根本都忘了,去找枝末去了,那个观是不对的。就是你没有根本依,没有一个结果。

就好像你把他假设成是我们自性的本来的原本状态,这个状态用“阿弥陀佛”来代称。外面的物质现象,一切现象和你现在所处环境的这些事情,是苦、空、无常的,本来没有“我”,应该有个“阿弥陀佛”的这种自己自性的状态,这是我们的一个彼岸。然后你才能够提起这个般若观,把这个世界看清楚,否则的话你就看不清楚。

同修:师父,那念阿弥陀佛和念观世音菩萨是依在一个位置吗?

师:关键是表法的不同而已。观音菩萨表的是慈悲,大慈大悲,表的是救度众生的这么一个状态。所谓的三十二应,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化现什么样的身,是一种表法的不同。

佛是代表的是本体,菩萨代表的是起用。为什么有灾难了,祖师让念观世音菩萨?就代表起用我们的大悲心、慈悲心来感应祥和,感应善的。这是菩萨是用,佛是体,本体,是根本依。

(2011年9月22日给北京义工的答疑)


{返回 开愿法师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皈依的人是不是一定要受戒?受戒和不受戒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感觉拔云见日,好像一下开悟了似的,但是过两天又忘了,烦恼又来了...
 我们认为的对与错,和佛的标准是一样的吗?
 怎么理解佛有三身?如何才能消除业障?
 怎么劝亲友诵《地藏经》呢?
 亲人的祭日可以供肉、烧纸钱吗?家里以前是供香纸,现在学佛了怎么办呢?..
 研究了很多佛经,仍不能理解佛法,为什么呢?
 儿子一上学就头疼,怎么办?
 “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两足尊”、“离欲尊”、..
 晚刹车不如早刹车——开愿法师与一位曾经杀蛇贩蛇的同修的对话
 怎么理解“执着”与“不执着”?
 如果选择出家,丢下家人不管有罪吗?请慈悲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百喻经 33 斫树取果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禅观入门 九、禅的诗偈与要诀 开悟要诀二十颂[栏目:宋智明居士]
 四法宝鬘论[栏目:教言汇集]
 零食与烧小锅[栏目:印隆法师杂谈]
 佛教与孤儿[栏目:衍慈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三三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信心道念的退失与升进[栏目:恒强法师]
 佛说梵网经 题解[栏目:佛说梵网经·白话文]
 何以菩萨成熟他有情,次应学行四摄?[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寄语我的上师(十三)[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