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十四
 
{返回 达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41

我们看到人生的痛苦还不止这些,佛经里面讲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舍不掉,各种各样的痛苦都纠缠在自己的心里,更严重的是我们还要面对死亡的恐惧。我们放眼看去,在身边就有很多人得了癌症,得了抑郁症,得了不治之症,什么时候死,根本不知道。天灾人祸频频,现在的交通工具越来越方便,发生的车祸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看到,这一期的生命就像早上的露水,曹操就曾讲过“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不知道到底还有多少时间。即使在这段未知有多长还活着的时间里面,我们还要遭遇很多不如意之处,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难祸患。所以佛陀非常慈悲,首先把生命内在的真相告诉我们,让我们无论过得好还是不好,都可以回光返照看到自己的心。其实人除了这件衣服以外,内在的本质是一样的;除了你的习惯以外,你的心灵还是一样的。

你的习惯是怎么来的呢?你跟好人在一起就养成好的习惯,跟坏人在一起就会养成坏的习惯,跟修行的人在一起你就会养成修行的习惯。除了这些习惯以外,哪个人不是一样的?这一生可能我们还会有一些过去世带来的习气,就像刚出生的小孩子,大部分我们也看不出到底是善还是恶。有前世的习气,当这些习气全部化解以后,你的生命的本质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佛菩萨的伟大就在于,一方面是让我们认识生命的内在真相;另外一方面,是让我们在仅有的这个生命当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仅有的生命,你现在仅有的生命就是这个身体;仅有的时间,就是你今天能活一口气,这口气就是你仅有的,也可能明天就不行了,也可能还有五十年。但你现在当下的生命,就是你仅仅拥有的一个生命。从空间来说,你只有一个身体,你坐在这里,这个地方跟你有关系,别的地方跟你都没有关系;你坐在车上的时候,这个车跟你有关系,别的都没有关系;你睡觉了,这张床跟你有关系,其他的与你无关。

既然仅有的生命是如此重要,如此难得,那该怎么去过呢?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烦恼,这个仅有的生命产生了痛苦又当怎么办?佛菩萨慈悲的第二步,就是让我们在仅有的生命中,要以最健康、最完美的状态来生活。这是我们通过修行可以达到的,不是达不到。佛法的完美并不是外在的衣服,也不是外在的荣誉,而是你对于衣服、对于荣誉是怎么去感受。你有钱,你怎么去感受这些钱?别人对你好,你能不能感觉到别人对你好?你去感受到了,那是你的生命;如果你感觉不到,那就不是你的生命。所以大部分的人,在他感受到生命痛苦的时候,对他来说无论多少钱财、地位只是痛苦,没有别的。

   ——慈悲的佛菩萨 

总之,佛陀悲智双运,告诉我们:一是要成佛,完美你的生命;一是在你现在仅仅拥有的生命中,要让它呈现最完美的状态。那么这个完美的状态又分开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的正报,你的仅有生命就是你的正报,刚才讲的就是你的身体;那另一部分是你的依报。依报是什么?就是这个身体所赖以生存的外在事物和环境。我们大家现在坐在这里,身体是我们的正报,这个房间就是我们的依报,你就是依靠这个讲堂存在于这里。你一会出去坐在车上,车和路都是你的依报,我们穿的衣服也是依报,概括起来就是身体之外的都是依报。


{返回 达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十五
下一篇: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十三
 《楞严大义》见道之八
 超越死亡·第十章、智者回眸——智慧从实践中生起
 《楞严大义》修道之十五
 认识心灵的本来面目
 禅修要义 第九章 毗婆舍那
 禅心密印 第十一章 明理断习出苦轮
 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十六
 永嘉禅法 第四章 摒弃五盖障
 禅修要义 第十一章 观心十门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六讲 正宗分——知足守道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四期 第七天 正修行路持戒念佛求愿往生[栏目:智谕法师]
 三皈五戒开示[栏目:净慧法师]
 中阿含经卷第十二[栏目:中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禅门骊珠集 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云门文偃[栏目:禅门骊珠集]
 金刚经说什么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栏目:南怀瑾居士]
 以平常心学佛[栏目:宣化上人]
 离国法舟轻(欣荣)[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四四)[栏目:杂阿含经]
 成佛之道 15 大乘不共法 四摄法[栏目:厚观法师]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增上果、等流果[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