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36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蔡礼旭老师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这个取、与就是比方说家里、家族在分东西,我们也要视情况而定,当对方比较困难,我们应该多给,自己少拿。当人有这种礼让的态度出来,那家庭的风气就会处处体谅,处处相让,而不会处处相争。当家庭有这个和气,确实整个家族都会兴旺。但是只要染上争夺,像我们之前也有提到“居家戒争讼”,假如因为分不平,到时候告上法院,可能都不会有好的结局,甚至于会有坏的榜样留给子孙,到时候纵有家财万贯也会败丧掉。所以尽量能够让,我们就去让。周朝也因为泰伯跟仲雍把天下让给了弟弟,让给了自己的侄子,也能够造了他们周朝八百年的盛世,也能够让全国人民起而效法孝悌的精神。
  其实人都很怕让,觉得让了以后自己就怎么样?没了。人不能只看眼前,当你一让,成全了德行,成全了家庭的和睦,而这一让也积累了自己的福分。当你有这么多的福分,自然在往后就会有所回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人不能随顺烦恼对应事情,不能随顺自己的习性,要随顺天理、随顺人心去做。所以“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换位思考的智慧
下一篇:老师教、领导教也要“须敬听”
 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信守的智慧
 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教育好下一代
 勿急疾勿模糊
 又曰。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改过要发三种心:耻心、畏心、勇心
 如何在大学、高中教导大学生和高中生学《弟子规》,如何引导他们落实《弟子..
 有德有才是上品
 欲论人者先自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论玄奘精神[栏目:黄心川教授]
 1735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 1-5[栏目:06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论《维摩诘所说经》的不可思议(涯舟)[栏目:其它法师]
 文殊菩萨智慧第一。虽修念佛,求智慧增长、考试顺利必须念文殊菩萨,对吗?[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保持内心的“平静”[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中观四百论讲记(四十七)[栏目:中观四百论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奘净两师所传的五科佛学[栏目:吕澄居士]
 [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