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事教育的人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23
  从事教育的人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蔡礼旭老师
  我们每次跟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礼,我们也时时缅怀夫子的仁慈,缅怀夫子立身的精神,这样的仪式才有意义。我们把对夫子的恭敬,要落实在依教奉行上面,夫子教我们要守忠恕之道、要尽孝、要兄弟友爱,我们要时时警惕自己去做到。夫子他不只对家庭,以至于对整个社会民族他都是非常有责任、有担当。虽然在夫子一生,并没有一个国家愿意遵从他老人家的教诲去治国,因为只要能遵照夫子的教诲去治国,这个国家一定可以兴盛。但那时候确实人民的福分不够,都是一些比较急功近利的人当了国君,无法接纳这些圣贤人的建议。但我们也不能因为没有人接受,我们就不去好好的弘扬文化,我们要了解到,我们用真心所做的事情,绝对留在每个人的心田当中。
  很多老师都讲,我给学生讲好多次了,他都没什么改变。我们从事教育的人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假如问收获,一直盯着他,你怎么还没变?到最后他看到你就想跑,因为你已经有压迫的气势出来。纵使你是为他好,他觉得有压力,可能就不能够亲近我们。我们认真的去劝导他,但是不要给他太大的压力,要用耐性去陪学生、陪孩子成长。很可能我们这分真心种下去的种子,在五年、十年甚至于他长大之后才会发芽、茁壮。因为每个人的程度不一样,有些孩子可能讲一次就听,大家有没有遇过讲一次就听的孩子?有吗?有人点头。待会私底下我要跟您好好聊一聊,这个人可能是颜回转世的,讲一次就听,不贰过。这样的孩子不能让他閑着,要好好栽培他出来弘扬传统文化。
  一般都得要耐心的提醒、叮咛,你看父母给我们的教诲,很多时候是我们到了三十几、四十几,突然遇到某个人生的情境,才领会到父亲的用心。上了中年很多朋友都会提到,说以前觉得爸爸对我很严,都有点不舒服,但是现在了解到,就是因为爸爸当初的严,让我们行为有分寸,知道怎么样应对进退不会放纵自己。现在看到很多同年龄的人都被社会给污染,随波逐流,这时候自己能够屹立不摇,深深感谢父亲当时候的严格。一个父亲爱护他的孩子,都要等到三十年以后才被他的孩子理解。所以为什么说父母恩重,为什么老师恩德重?那是真正用心,不求回馈,甚至误解他,他还是无怨无悔的爱护我们。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教育需要耐性
下一篇:善相劝德皆建
 待婢仆 身贵端
 什么叫求?什么叫不求?努力算不算奢求?
 仁德之人必谦卑
 老师对学生生命影响大
 不要过于追求物质
 有德有才是上品
 正确推动素质教育
 与人交谈的原则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什么时候可以谈恋爱与结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一届:苍岩山行脚开示(明海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试述顿悟成佛义[栏目:唐仲容居士]
 偷吃野果的松鸡[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佛教弟子为什么要互相团结互相尊重?[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如何戒除吃肉的习惯? How Can We Break the Habit of Eating Me..[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一切福德智慧本性中具足[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美化[栏目: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
 在工作中大家一起贪污受贿...我学佛怎么办?[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汉传佛教的僧侣生活[栏目:菩提树下·马明博居士文选]
 六祖坛经讲记 第62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达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