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4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蔡礼旭老师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你对恶人不恭敬,可能会被他反咬一口,那样就得不偿失,所以言语要宽容。当别人犯错的时候,你不要去批评他;他有一点点儿好,你就去肯定他。他会想,我这么一点儿好,人家就给我肯定。他能感受到你的这份用心,就会慢慢往好的方面发展。而他愈好,你就愈称赞他,他就会想,其实做了坏事心里也不安,还被人家瞧不起,不如多做一些好事。所以,对人要循循善诱。
  我们公然讲别人的过失,他会很难受,而且也会让他在团体中愈来愈难生存。俗话说狗急跳墻,我们很有可能因为言语太刻薄而引来杀身之祸,所以要效法上天的好生之德。最重要的是和气待人,言语上不容机巧、刻薄,要用真诚、衷心与人交谈。
  “疾之甚,祸且作”,在历史上有很多因为言语过失而招来杀身之祸的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时,曹操有个部下叫杨修,他口才特别好,曹操所犯的过失,他都公开讲出来,所以曹操对他非常不满。终于有一次,他再一次揭了曹操的疮疤,曹操顺势就把他杀了。所以,我们要懂得言语的进退与分寸。
  在中国大陆有个案件让所有人都在省思,那就是“马加爵事件”。马加爵是一个大学生,参加过很多全国的物理、化学比赛,都是榜上有名,成绩很优秀。结果他因为跟同学发生沖突,杀了四个人,被全国通缉。这件事震撼了整个教育界,让他们来重新思考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我也问了一些朋友的看法,有的人说:“这样的人赶快让他死,把他枪毙了。”但有些从事教育的人,可能就不会这样看问题,他会觉得马加爵很可怜,还没踏入社会,为什么会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情?
  这个事件,家庭要反省,学校也要省思。为什么一个成绩如此优秀的大学生,竟然不知如何做人?而且这件事发生以前,他可能还是父母心目中的骄傲。因为他出生在很偏远的地区,那个村落只有他一位大学生。所以,我们确实不能被这些外在的“名”淹没了,要更实质地看到,能让一个人的人生充满希望的,不是学历,而是德行。马加爵没有学过《弟子规》,假如他懂得“凡是人,皆须爱”,他就不可能这样做。假如他学了“兄道友,弟道恭”、“言语忍,忿自泯”,就不会发生这个意外了。
  为什么他会萌生杀机?因为他的同学常常讥笑他太穷了,没有好衣服穿。他在监狱里还跟监狱长说:“这件囚衣是我穿过的最好的衣服。”由于同学都讥笑他,他的自卑感就愈来愈强,最后在某件事情的刺激下失去理智。通过这件事我也提示家长,要从另一个角度看,为什么这些同学会被杀?是不是偶然?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做人的分寸,他们没有学到“勿谄富,勿骄贫”,没有学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把人家的隐私拿来取笑,难怪人家会不理智地对待他们。所谓“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过分地侮辱他人,就会惹祸上身。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也要省思,要教育孩子绝对不能伤害别人,同样的也不能引发别人对他进行攻击。当孩子的言语中带有揶揄他人、轻慢他人的倾向时,我们就要谨慎,这已经给孩子今后人生中可能出现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仁爱之心从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下一篇:行善的次第
 称赞他人的智慧
 学贵力行
 夫妻间切莫意气用事
 任何时候都是长善救失的机会点
 改过需要长辈、朋友的支持鼓励
 顺境逆境都是我们的老师
 为客人夹菜也要替人着想
 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兴建大利的智慧
 改过要发耻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Law Of Karma[栏目:Buddhism for Children]
 万事皆空[栏目:佛教手机短信]
 玄奘精神 第7节:第一章 进退由心,大德之境(6)[栏目:玄奘精神]
 何为大无畏施?[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万法唯心造[栏目:慧律法师]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十一划之一[栏目: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定力是成功的决定因素[栏目:雪漠]
 什么是痴?[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三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善待无心之罪[栏目:邹相美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