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过要发耻心
蔡礼旭老师
而改过要发三种心。所谓“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君子一旦立定志向,终生不改。所以夫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志于学之后就坚持到底,所以夫子“三十而立”。夫子花十五年成就了学问,我们要花多少年?一定要勇猛改过!
改过要发耻心。改过首先要发羞耻心,“耻心”。孟子鼓励我们:“人皆可以为尧舜。”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真正下定决心成圣成贤的人都可以做到,因为圣贤的智慧不是外来的,而是人人本有的。“人之初,性本善”,既然有,就无须求人。人生有两难:登天难,求人难。而道德学问是自己本有的智慧,不是登天也不是求人,只要有羞耻心,痛改前非,圣贤人行,我也行。时时念《弟子规》提醒自己“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就是有羞耻之心。
我们如果一生过了几十年,化成黄土之后,没有人再想起我们,甚至连子孙都想不起我们的教诲,这一生就白过了。当我们离开这个世间,世间人很怀念我们,很多人为我们掉眼泪,这一生就没有白过。假如离开世间,有许多人站起来拍手,这样的人生是错误的,要趁着年轻时赶快检讨、调整。我们要有志气,圣贤人可以百世为师,我们绝对不能让自己的一生付诸黄土,而要“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我们的德行不好,会让谁蒙羞?父母。所以,自己要有羞耻心,要不辱父母、不辱祖宗。我们有没有侮辱祖宗?很多人都说外国人很尊重中国人,这句话要听清楚,外国人所尊重的是什么时候的中国人?应该是两百年以前的中国人。所以,外国人尊重的不是我们,我们现在是大树底下好乘凉,老祖宗的德行还庇荫着我们。如果外国人看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对我们会很鄙视。
外国人说我们乱丢纸屑,大小便后也不沖,走到哪里都是大声喧哗,连在巴黎的圣母殿也不例外。有一次我在一家五星级饭店说起这些事,饭店的总经理跟我说:“对!我们到澳洲参观人家的博物馆,隔离线画得很明显,但是我们都超越了规定的界线,而且讲话声音很大,旁边的外国人看到了,摇摇头就走了。”当外国人在摇头的时候,我们已经在侮辱祖宗了。所以,要有羞耻心,中国的“八德”当中,“耻”是很重要的,成就德行不能没有羞耻心。
战国时代有一个很着名的故事,叫“负荆请罪”。赵国有两位大臣,一是蔺相如,一是廉颇。蔺相如是宰相,廉颇是大将军。因为蔺相如很有智慧,化解了国君的一次危难,完璧归赵,所以回国之后,赵王就封他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想:“因为我是大将军,秦国才不敢来犯。我这么大的功劳,怎么还官居蔺相如之下?”廉颇很不服气,扬言如果碰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蔺相如知道了,每次遇到朝会,就称病缺席,不愿和廉颇会面。有一次蔺相如外出,在路上遇到了廉颇的车子,就叫车夫躲到路旁的巷道,等廉颇的车子走了才出来。他家里的门客颇有微词,对蔺相如说:“您怎么如此胆小怕事,看到大将军就躲开?”他的门客觉得很失望,请求离去。蔺相如就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比较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些。”蔺相如说:“对啊!秦王我都不怕,我怎么会怕廉将军呢?秦王不敢来侵犯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颇将军的缘故。如果我和廉将军两虎相斗,秦国就有机可乘了。我今天之所以每每退让,是为国家社稷着想啊!”后来这些话传到廉颇将军那里,他深感惭愧,马上脱掉上衣,赤膊背负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的府中道歉谢罪。廉颇也是很不容易的,能做到大将军,一定有他的德行,知错马上能改,进而成就对国家的忠诚。后来蔺相如与廉颇成了刎颈之交,
也就是生死之交。而廉颇的羞耻心,是考虑到祖宗、国家的利益。
我们不只要为自己、为自己的家庭,更要为中华民族、为炎黄子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假如中国文化断送在我们的手上,那将是几千年来最大的羞耻,上愧对祖宗,下愧对子孙。我们这里的老师都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志向。人只要有志向、有羞耻心,何愁学问不成就?何愁道业不成就?所以,改过第一要发耻心,要发长久心,不能“小人常立志”。三心二意,三天两头又重立一次志向,如此绝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