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指导学生树立勿轻诺的态度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37
指导学生树立勿轻诺的态度
蔡礼旭老师
有一个小朋友,他刚好送同学一枝铅笔,那同学很高兴,拿了以后就把它削一削,就开始写。隔天,他来的时候,就问他送给他笔的小朋友说:你今天跟不跟我玩?那小朋友也很单纯:我今天不跟你玩。那你把那个笔还给我。小孩子都很单纯,他就把那枝笔还给他。他说:我要那枝没削过的,那小朋友又拿一枝没削过的。他说:不是这一枝,就要我本来给你的那一枝。老师看到了就赶快过来机会教育。就告诉他“凡出言,信为先”,你已经给别人了,那个东西就已经不是你的,你没有资格再给人家拿回来。假如你要在送他以前,你就要衡量,你送出去你愿不愿意?或者你今天要给人家东西,要答应别人的时候,要先衡量到你的能力能不能做得到?假如你能力不够又答应别人,到时候一定会失信。而且在答应别人的时候,除了衡量能力,还要再考虑到你答应同学有没有符合校规?可能学校规定不能这么做,你还答应同学,这样是不对的。所以要符合校规,符合国家的法律,要从这些去思考。都是正确的行为了,那我们又有能力做到,才可以答应同学。所以“勿轻诺”的态度也是要指导学生。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改过需要长辈、朋友的支持鼓励
下一篇:
父母给孩子的承诺要有原则
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弟子规》当中「勿践阈」,以佛法来说,有没有更深的意思?
孙元觉善巧方便规劝父母
为什么要忍?
肯改过,就会有好的前途
成人之美的智慧
夫妻间的外遇应怎么劝
称赞他人的智慧
从存心去判断善的真假
对孩子不能溺爱而重利轻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向大众沉痛忏悔
[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僧教育要建筑在僧律仪之上
[栏目:太虚法师]
孝乃成大事之本
[栏目:修好这颗心]
佛法讲究因果报应、六道轮回,是不是利用了人的恐惧心理?
[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