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非礼之礼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49
  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非礼之礼
  蔡礼旭老师
  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非礼之礼。似是而非的事情太多了,我们要会明辨,行善才会行得正确,否则很可能是以善心行了恶事。
  “非信之信”。你答应别人,好像是守信,但是那件事是欺骗其他人的,就是非信之信。信与义配合才是真正的信。若非真正的信义,你还遵守,就是助纣为虐,就是非信之信,一定要会判断。
  “非慈之慈”。看起来很慈悲,对人和和气气,这是《论语》说的“乡愿,德之贼也”。“乡愿”是指所有的人看他都很顺眼,连坏人看他都很顺眼,实际上他是个不能明辨是非的人。孔夫子说这样不好,看到每个人都不得罪,看到坏的行为也视若无睹,把社会的是非善恶都混淆了,这样的人是“德之贼”。所以,面对恶人要能正直地指责规劝,才是读书人的气概。如果你对每个人都很仁慈,让恶人、或者你的孩子,因为你的慈反而做了很多坏事,而你都没有制止,就是“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你的宽容让人家有机可乘,是没有智慧的宽容,所以是非慈之慈。
  “非礼之礼”。我们要能判断,对人恭敬的动机是什么?假如是为了一己的私利,这就不是真正的礼貌,而是另有目的。
  所以,善恶要会分辨,分辨清楚之后,善要积极去做。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子路受牛
下一篇:从存心去判断善的真假
 学儒就学孔子
 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非礼之礼
 从小要注意引导防止孩子傲慢
 教育的核心就是在启发心地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父母要扎好孩子人格、德行的根基
 改过要发畏心
 如何在大学、高中教导大学生和高中生学《弟子规》,如何引导他们落实《弟子..
 与人交谈的原则
 力行孝悌仁义唤醒心中的本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药师本愿经讲记[栏目:太虚法师]
 强巴佛,即慈氏弥勒菩萨[栏目:弥勒菩萨专题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