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诗欣赏(三首)
 
{返回 佛教手机短信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822

禅诗欣赏
 
  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

  解释:

  物质生活日益富裕,相关资源垂手可得,影响所及,使得人们忘却了先民胼手胝足、勤俭刻苦的美德。「惜福」不应只是口号,事实上,这世界物质资源都是相对有限的,而各各有情众生所形成的巨大网络则共同受用这些资源,因此每个人浪费、或珍惜的习性,无形中都在影响这共生架构!尤其对学佛人来说,更应从此一共生关系中憬悟「缘起」的道理,善自珍惜一草一木、一针一线,为这日益匮乏的地球贡献一点心力。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解释:佛法就是「活法」──生活的方法。佛法离开了日常生活,就成了空中楼阁式的哲学论理,也许能够满足一部份人抽象思考的乐趣,对於身心的实际成长却毫无助益。换句话说,所谓解脱,必然是扣紧了我们的生活的,离开生活、企图另外找一个「解脱」的状态,无异缘木求鱼。广义的「解脱」不必然要像古来圣贤、祖师大德那样地大彻大悟,它可以是∶生活里一个观念的开通、对於某事忿忿不平的释怀┅┅等等。透过对佛法的思惟,将能够渐次整合我们的身心灵,活得更自在。

  日月如梭 命在几间 无常相随 瞬息人生

  解释:人们常用「白驹过隙」、「兔走乌飞」┅等成语来形容光阴的迅即不待人,然而这些掌故往往被视为一种文学意境,鲜少能够真正触动我们的心弦。佛陀说∶「人命在呼吸间」换句话说,当一口气不来,生命即时殒灭;而透过对呼吸的绵密观照,我们很容易就能察知身、心、息的相依相恃,并在这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现象界的无常、生灭、空寂。藉由实践佛法,我们将能全方位见证「无常」的真实面貌。 
 


{返回 佛教手机短信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因果录
下一篇:为人处世格言30例
 万事皆空
 佛教(新年)短信
 佛教祝福短信
 送给孩子的六句真言
 对联三幅
 佛教拜年短信
 春节佛教短信
 净土诗
 朋友的问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一(王子成)[栏目:宋元居士名家文集]
 智慧的语言(韦布尊者)[栏目:[南传]其它法师]
 白粥馆——属于我的年代[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六章 中国佛教文学[栏目:魏承思教授]
 什么是息妄修心?[栏目:洪修平教授]
 进德修业[栏目:达观法师·论语禅解]
 婆罗门教与四姓阶级制度[栏目:于凌波居士]
 为亲鸾一人[栏目:和颜爱语·山田無文]
 座下如何修法?[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天祥烟云妙出尘 一尘廓然始见岸[栏目:禅林衲子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