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行菩萨道的人,开始要以慈悲心为主,一切行事作为以不离慈悲心为原则。但在一个团体中,由于每个人的修为不同,心也不同,有关团体的事务,要如何做才不会违反慈悲心?
 
{返回 药师山·紫虚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23

行菩萨道的人,开始要以慈悲心为主,一切行事作为以不离慈悲心为原则。但在一个团体中,由于每个人的修为不同,心也不同,有关团体的事务,要如何做才不会违反慈悲心?

这是慈悲与智慧的问题,我们以实例来说明。例如药师山要发起济贫工作,则由理事会通过每个会员要捐多少钱。像这样做可能违反慈悲心,因为很可能有些会员基于家庭经济因素或个人修为的问题而不愿捐这么多的钱,这种规定对此人就不慈悲。因此,自由捐献是较好的方法。另外一个例子是有些钱是一定要给的,不能自由乐捐,例如旅游时的向导费用。这种费用最好先依「人间法」处理,也就是用一般人的规矩来付费,然后再做自由乐捐,这一部份依每个参加者的慈悲心及经济状况等因素自行决定给付的数目,不给也没有关系,为了不要给「压力」,自由乐捐最好不要记名,若不得已要记名,也只给少数有关人员知道为原则。总之,慈悲心是有「量」的问题,每个人不同,不能把自己的慈悲心加在他人身上,否则也是一种不慈悲。


{返回 药师山·紫虚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什么是佛教中的「方便法」?如何用方便法才不会违背佛的正法?
下一篇:是否供养佛菩萨或出家人的福德较多,而布施给贫困者福德较少?
 依佛教的讲法,有钱人是过去生做好事的结果而穷人或残障人士是过去生有所亏..
 关于中阴救渡法与密宗的忿怒尊
 地震中的往生者是否就是菩萨?
 什么是了脱生死?
 大陆西北之旅
 观察自心与内观
 我对十二因缘的浅见
 虚妄有与不可思议有
 净土是否在三界中?
 是否每个学佛的人皆需要知道各种佛法的知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伏虎 悲心[栏目:阿康仁波切]
 因果是一种自然规律[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缘觉观十二因缘[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观音斋戒[栏目: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给希阿荣博上师的一封信[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何谓真修道人[栏目:法藏法师]
 禅心之意[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科学与理性的佛学百年[栏目:麻天祥教授]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四七)[栏目:杂阿含经]
 禅修的主要途径(提纲)[栏目:传明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