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皈依后不该做什么(济群法师)
 
{返回 三皈五戒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698

皈依后不该做什么

济群法师

  皈依后不能做什么?三皈誓言中的“皈依佛,终不皈依邪魔外道;皈依法,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终不皈依外道邪众”,便是获得皈依体后应遮止的范畴。

  遮止学处中首先要求我们,皈依佛,永不皈依其他宗教或各类民间信仰。同时要认识到,皈依佛之后,也不应再以世间的感情、财物、地位为究竟归宿。或许有人会问:难道学佛就要排斥生活的一切吗?并非如此。皈依,决非逃避现实,更不是让大家不再工作谋生或成立家庭。只是希望我们认识到:这一切于人生只有暂时意义,不是真实皈依处。否则的话,眼前利益往往会像蔽目之叶般挡住我们的目光,使我们看不到事实真相,看不到广阔世界。皈依佛,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具有的觉悟,那是世、出世间最究竟圆满的智慧。若皈依后还心系余皈依处,不仅会破失皈依体,更会使我们生生世世难有因缘得遇佛法。

  皈依法之后,应依教奉行,依法遵循各种戒规,遮止一切不如法的行为。对于在家居士来说,重点是奉行五戒十善,其中的每一条,都包含保护自己及不伤害他人两方面。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五戒亦为五种布施,即无畏施。奉行五戒,是断除恼害众生的因缘,从而消除他人恐惧,故名无畏施。如果我们不杀生,别人就不必担心被我们伤害;如果我们不偷盗,别人就不必担心财物会被我们掠夺;如果我们不邪淫,别人就不必担心家人和我们在一起不安全;如果我们不妄语,别人就不必担心被我们欺骗;如果我们不饮酒,别人就不必担心我们会失去理智。而在十善中,尤其注意口业的防护,如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这是我们应当特别引以为戒的。不良语业不仅会制造事端,影响大众和合共处,更会使内心在人我是非中越陷越深。此外,十善中还增加了不贪、不嗔、不邪见。贪、嗔、邪见为根本烦恼,由此派生一切不善业,抓住这一关键,其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皈依僧之后,不再皈依任何外道或其他宗教信仰者。但遮止的意义主要在于不以其为皈依处,并不排斥在工作中与他们进行接触乃至合作。

  遮止学处主要包含这三个方面。当我们皈依之后,对任何不信乃至诋毁三宝的行为,决不能随顺。宁舍生命,不舍皈依。须知,无论以什么方式认同毁谤三宝的做法,将立即失去皈依体。


{返回 三皈五戒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五戒诵戒仪轨
下一篇:皈依的起点和终点(济群法师)
 三归传授(澳洲-净空法师)
 五戒十善
 居士五戒
 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
 五戒(茗山)
 归依三宝(如本上人)
 皈依后不该做什么(济群法师)
 五戒诵戒仪轨
 略述五戒十善与精神文明
 皈依三宝的介说(惟觉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菩萨能明心见性[栏目:宣化上人]
 缘起赞 第八课[栏目:缘起赞·学习讲记]
 即使我们相信前后世存在,但在生活中,也很难时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如何逾越这个鸿沟?[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略示列祖行门第二十一[栏目:宋智明居士]
 藏密历史.教派与金刚乘简介[栏目:历史源流]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附:欧阳竟无先生答梅君书[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集量论颂[栏目:五部大论专集·释量论·本颂]
 整个世界本来就是一场大梦?[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三三六 大伞盖王子本生谭[栏目:第四篇]
 佛学入门简要 初级课题 (二十二) 声闻乘简释[栏目:佛学入门简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