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是佛,舍我其谁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44

如何是佛,舍我其谁

  生命蕴涵无价之宝,我们却在流浪乞讨中度日,何其悲哀?所以,一些高起点的修行方法是直接引导学人认知觉性。如禅宗及藏传佛教的大圆满、大手印等,皆以如来藏为见地,认为众生本具佛陀品质,以此作为修行入手处。

  相关开示,禅宗公案中比比皆是。大珠慧海禅师参拜马祖时,“祖曰:来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曰:哪个是慧海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何假外求。师于言下自识本心,踊跃礼谢。”其后有人询问慧海禅师:“如何是佛?”师答:“清潭对面,非佛而谁?”人人具足佛性,问题只是在于,我们是否认识,是否敢于担当。所以,禅宗修行非常重视直下承担。

  《坛经》中,六祖慧能初见五祖时,便体现出这种舍我其谁的丈夫气概。“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水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利?”

  在佛性层面,一切众生等无有异,不论佛教徒还是基督徒,甚至蚊子、蚂蚁,并不存在本质区别。只因业力和生命积累的不同,才有种种差别显现。一旦开启宝藏,证得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的觉性,生命便能完成质的飞跃。正如五祖对六祖所言:“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此外,《坛经》讲到的三身、四智,也是依觉性成就。所谓三身,是以清净法身为性,圆满报身为智,千百亿化身为行。所谓四智,分别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所以说,觉性是佛法修行的立足点,也是佛陀成就一切功德的根本。正如六祖在《坛经》所言:“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同时,觉性具备化解一切烦恼的能力。教下的修行方式,是以不同方式对治不同烦恼。但禅宗或大圆满、大手印的修行,专以向上一着对治烦恼营中的千军万马。事实上,一旦启动觉性作用,烦恼堡垒将自动化解。因为烦恼也是无自性的,当我法二执瓦解后,它就失去了依附对象,再无立足之地。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
下一篇:佛像不是偶像
 在山水中放松自己
 为谁持戒为谁修
 如法才能表法
 《菩提路漫漫》自序
 莫使禅宗成残宗
 点亮心灯——浅谈《心经》的心理治疗
 身似孤云闲 悠悠任来去——访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
 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
 写在《金刚经专集》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64经 结经[栏目:相应部 1.诸天相应]
 五祖开东山法门[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轮王七政宝[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九二 大精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菁华语录[栏目:星云日记]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一一、辩论术的结构[栏目:慈航法师]
 僧团筹用途[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假如在发心的过程当中,遇到使自己生烦恼,并且自己难以对治之时,比如和某人相处时生起比较严重的烦恼时,..[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第十四回 试金刀斩断六根 入空门静观三界[栏目:观世音菩萨传]
 应供趣事[栏目:行者随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