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王子到沙门——为了什么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55

从王子到沙门——为了什么

  佛陀出家前是一位王子,在宫廷享受着锦衣玉食、不知人间疾苦的生活。但在一次出门游行中,却发现和宫中完全不同的世间百态。他看到人们因衰老而形容枯槁,步履蹒跚;看到人们因患病而备受折磨,奄奄一息;看到人们因亲人死亡而阴阳两隔,悲痛欲绝。不仅如此,他还看到有情为生存互相残杀、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他看到农夫在烈日下辛苦劳作,挥汗如雨;看到老牛在田地间埋头耕作,遭受鞭打;看到虫儿被犁铧翻起,顷刻殒命。仅仅为了得到谋生的食粮,就有多少生命在忍受痛苦,甚至丧生。这一切,让生性仁慈的王子哀痛不已,并深切体会到荣华富贵的短暂和虚幻。

  正当他对人生感到迷茫,不知何去何从时,遇到一位出家沙门。从他的身上,佛陀看到了生命的希望所在,看到了息灭痛苦、超越生死的希望所在——那就是修行,就是解脱。

  在这样的心路历程下,佛陀选择了出家。这是对他以往生活的彻底告别,他放弃了王位,放弃了家庭,放弃了世人梦寐以求的奢华享受,甚至将随身衣物让车夫带回,剃除须发,托钵游行,开始一无所有的修道生涯。所以,出家就意味着对世俗占有的放弃,也意味着对一切执著的放弃。

  佛陀出家后,遍访当时印度的种种修道者,历经6年苦行,种种磨难,最终在菩提树下明心见性。成道后,经大梵天王祈请,说法49年,度化无量众生。其间,许多人追随佛陀出家修道,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僧团。他们遵循佛陀教诲,三衣一钵,云游四方,用他们对法的实践和证悟,传播灭苦和解脱之道。

  作为今天的出家人,有必要去了解,佛陀是当年过着怎样的出家生活,追随佛陀修道的弟子们又是过着怎样的出家生活。通过经典对佛陀生平和僧团生活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佛陀和弟子们所做的虽然很多,但归纳起来,无非是内修和外弘。对内,是精进道业,断惑证真;对外,是化世导俗,利益人天。事实上,这也是每个出家人的本分。印度的先贤是这样,中国的古德也是这样。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看看你能对号入座吗
下一篇:我们离不了的那味药
 皈依——通向成佛之路的签证
 三宝在你心中究竟有多少分量
 靠三宝,靠自己
 从住持三宝到自性三宝
 什么是佛教应该继承的传统
 无益苦行与少欲知足
 慈悲的广度、力度和纯度
 迈出沟通的第一步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正念,使浮躁远离 三、贪嗔痴制造问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3-092素食革命&素食的利学&国际素食观[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圆觉经滴漏一言[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百喻经 题解[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前行讲记 第一百五十八讲 普贤上师言教-解脱利益[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平常心是道 三 如何是修道人[栏目:禅门修证指要]
 断恶修善痕迹都找不到[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律师[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菩萨学处·第五讲 念佛见佛话无生(之一)[栏目:普献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