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不信是不行的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8

不信是不行的

  佛法修证有四个次第,分别是“信、解、行、证”。信,以心净为性。也就是说,通过对三宝的信赖及修学,帮助我们完成内心的净化。但仅仅有信还不够,还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也是佛法和其他宗教的区别所在,不仅强调信,更强调解。在信的基础上学习,就能加深理解。随着理解的加深,信仰又能得到进一步升华,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有言,“有信无智长愚痴”。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则是“有智无信增我慢”。这两句话,充分说明了信和解的关系。如果仅仅停留于信仰,不重闻思,缺乏正见,就会落于迷信。那么,什么又是“有智无信”呢?这种智,并非真正的般若智慧,而是世智辩聪,自以为是。如将经教当作学术研究,往往会产生这一问题。虽然著述越来越多,名声越来越大,却不注重心行调整,最终被名声所累,增长我慢。有了信、解的基础,还应继续落实于修行,深化对佛法的理解,并以此指导修行。随着修行的不断深入,才能有所体证、有所成就。

  《大智度论》中有“信如手”之说。这是以手的功能来说明“信”的作用。因为有手,我们才能学习、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文明进步都离不开这双手。对佛法的信仰,好比我们拥有的双手。由有信,才能在佛法指导下修行,在修行实践中改造人生。否则,即使深研佛学,即使遍读三藏,依然不会对生命改造起到真正的作用。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从发愿到回向
下一篇:敬法,请法,才是得法之门
 学佛会不会让人变得消极,对世俗的功名、地位、利欲要求变低后,会不会变得..
 七日禅开示之三
 《世界佛教名著丛》编译缘起
 辨中边论述义
 别别解脱还是别想解脱
 佛法如何解决心理的问题
 有与无——论三性与三无性
 我的修学经历——与闽院毕业生谈谈心
 学佛的重点是在内心而非书本
 漫谈僧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Buddhadharma Is in Practice, Not in Talking[栏目:Ven. Master Hsuan Hua]
 真正的美人[栏目:般若]
 某地某事好像经历过一样,还不只一次,请尊者解答疑惑。[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执迷不悟[栏目:寂静法师·福慧灯]
 消灭外三恶及内三毒[栏目:宣化上人]
 第三章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镜子)[栏目:佛教的法器]
 相应53-54经 根本恭敬与常作者经等二则[栏目:相应部 34.禅相应]
 五百罗汉 383、和伦调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增支部1集72经[栏目:增支部1集]
 受八关斋戒晚上不可以吃东西,请问可以吃安眠药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