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萨资格的考察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71

菩萨资格的考察

  在很多人心目中,菩萨似乎非常遥远,以为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其实不然,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就是人间菩萨。如民国年间的太虚大师,一生都按菩萨的道德标准修持,并题诗为:“比丘不是佛未成,请你呼我为菩萨。”谦称自己按比丘标准衡量,尚未完全合格;以佛的标准要求,也未能成就。但因发心行持菩萨道,所以请大家称自己为菩萨。故大师又有“太虚菩萨”之称。

  其实,不仅太虚大师是人间菩萨,任何一个学佛者,只要能够发起菩提心,受持菩萨戒,精进努力地自利利他,当下也是人间菩萨。当然,这只是初发心菩萨,其功德、智慧、能力远远不能和普贤、观音等大菩萨相比。比如说,菩萨要圆满布施波罗蜜,但遇到有人需要你的眼珠时,初发心菩萨显然难以满足这一愿望。即使愿意忍痛牺牲自己,但因能力所限,也很难顺利完成,甚至可能因此退心。而对于地上的大菩萨来说,就能自在布施自己身内、身外的一切,欢喜给予,毫无吝惜。所以,同样是菩萨,境界却有高低之分。但我们不必气馁,每一位菩萨都是由普通人做起,从精进修行中成就的。关键是发起这一愿望,并以菩萨的戒律和道德标准要求自己。

  菩萨的最大特点,就是无私奉献。从这个意义上说,无私帮助他人,并给社会大众带来幸福安乐的人,就具有菩萨的资格。所以,这个资格不是外在的,不在于什么样的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在《观世音普门品》中,观音菩萨为度化众生,示现各种身相,有时当国王,有时当乞丐,有时当男人,有时当女人,甚至还有时化身畜生,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因此,衡量菩萨的标准,关键是看他的行为,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菩萨道精神。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药师如来许下的福利保障
下一篇:金刚经解决什么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生活禅,不仅仅是生活——济群法师专访
 改变生活方式
 药师如来许下的福利保障
 凡圣只在迷悟间(第一届观自在禅修营开示)
 对学院式教学的感想
 慢慢修来快快到
 发心、僧格、正见
 不信是不行的
 为正念而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空无」的威力[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内观禅修法 注意内外声音的吵闹[栏目:护法法师]
 贪享物欲,如饮盐水[栏目: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法华经口诀[栏目:达观法师]
 本传承初学者禅修的方法[栏目:上师瑜伽·如何修持]
 《正理经》简读之二十四[栏目:因明学讲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三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永不退票 以智慧来代替金钱[栏目:往事百语]
 真实的自我 第二篇 性[栏目:真实的自我]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四六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