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什么是佛教应该继承的传统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24

什么是佛教应该继承的传统

  作为今天的出家人,我们需要面对佛教两千多年的传统。这个传统意味着什么?对很多人来说,无非就是早晚课诵、念佛参禅、僧装素食。我们出家后,就进入这样一种“佛教式”的生活轨道,日复一日。

  但几年甚至几十年过去,我们能否与法相应,能否达成出家的目的——比如解脱,比如往生净土?我想,多数人未必具足信心。这说明了什么?

  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自然有其相应的权威性。也正因为这样的权威,使得人们往往只是埋头顺应,却不敢加以审视。比如我们今天继承的佛教传统,包括我们的生活、修行乃至寺院建设,究竟是佛教的优良传统,还是陈规陋习?这个问题,很多佛教徒是不曾想过,或者是不敢去想的,似乎想一想就是离经叛道,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那么,我们今天的传统和唐朝的佛教是否一样?和印度早期的佛教是否一样?和南传佛教是否一样?和藏传佛教是否一样?当我们换一个角度去观察,会发现传统并不是从上至下唯一道路,也不是亘古不变的唯一样貌。

  在它的周围,还有很多或并行、或交叉、或渐行渐远的道路,还有许多或因时、或因地、或因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而展现的丰富变化。其中,究竟什么传统更符合佛法真谛?究竟什么是主干,什么是枝末?究竟什么是需要继承的,什么是需要扬弃的?

  如果没有一个开阔的视野,我们很可能成为所谓“传统”的牺牲品。甚至不知道,这个所谓的“传统”,只是佛教发展过程出现的某种变异。不幸的是,我们却将这种变异“忠实”地加以继承,进而发扬光大,代代相传。从这一点来说,今天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格外的机遇,让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视野。否则,我们是没有能力对传统加以审视,进行甄别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困扰。因为资讯的发达,我们得以接触到海量的经典法宝。而且这个数量正在不断扩容——不仅有汉传,还有藏传,还有南传。面对如此之多的典籍,如此之多的宗派和思想体系,认识佛教已然成为一项浩大的、让人望而生畏的工程。结果,我们往往在这些法门中绕来绕去,目迷五色,却忘了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或是根本不懂得如何选择,从而造成修学上的无序和混乱。

  之所以出现这种困境,固然和太多的选择有关,但更关键的,在于我们缺乏把握核心的能力。纲举方可目张,倘能抓住其中根本,一切就会各就各位,成为修学助缘。反之,我们就可能落入一张不断扩容的大网,为“法”所累,为“法”所困。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难,也得知难而上
下一篇:从一盏灯到千万盏灯
 不仅仅是不做什么
 学佛释疑篇(下集)
 菩提信物
 佛教的三级教育目标
 大慈大悲的大
 从选择到确定
 菩提心与净土修学
 七日禅开示之四
 佛经——有言教,有身教
 在戒幢佛学研究所周末论坛的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僧人为什么吃素剃光头[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涟珠甘露 从上求与下化,发菩萨之行愿[栏目:果煜法师]
 第一篇 掌握人生方向盘 - 享受人生,珍惜人生[栏目:找回自己]
 不信佛时,做错了事还不会往心里去。如今信佛了,做错事就会很纠结,因为每个念头都会在心里留下影像。于是..[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No Ajahn Chah《085》[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佛陀十大弟子传─舍利弗尊者[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宣化老和尚讲述]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一课[栏目:入中论自释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君子好学[栏目:达观法师·论语禅解]
 劝母念佛书(心持)[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一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